美教官传授北约规范
乌克兰第一座充满“北约范”的军校诞生在国家近卫军“亚速夫团”的基辅兵营里,学员要接受三个月的集训,分三个阶段展开。第一阶段,受训官兵接受北约基础训练,包括心理素质培训及体力达标练习;第二阶段,展开理论学习,接受北约军事理论、战术技巧和军令条例;第三阶段,进行实战训练,包括野战靶场射击、多种环境下反恐演练及装甲兵器实践培训,最后进行结业考试。此外,乌军学员还接受北约教官关于战地医疗、通信干扰等方面的授课。乌国防部长波尔托拉克透露,首批结业的官兵会部署到顿巴斯“前线区域”,参与“打击恐怖主义”。
值得一提的是,开办北约标准的军校,是北约军援乌克兰的重要内容。目前,美国第173空降旅的几百名教官正在乌克兰各所军校展开工作,协助乌军按照北约标准成系统、成规模地发展,抛弃传统“苏联式”建军治军模式。
谋求“融入北约”
加入北约是乌克兰亲西方政治精英的诉求,也被俄罗斯视作不可接受的“红线”。2014年克里米亚被俄罗斯占领后,乌克兰加快融入北约的步伐,最高拉达(议会)废除不结盟法案,政府高层表达“加盟北约”意愿。2015年版乌军事学说强调,乌军建设要与北约接轨,乌军事改革的关键是“依照北约标准发展武装力量,密切与北约联军的协同作战能力,以此为标准创建有效的安全力量,击退武装侵略”。
无疑,乌克兰大建北约标准军校,是实现军队“北约化”的关键一步。以邻国波兰和保加利亚为例,作为首批加入北约的前华约国家,两国为达到入盟标准,波兰依托美国在东欧的基地打造空中骑兵部队,保加利亚通过改造军校,在指挥体制、兵力建制和战术技能等方面向北约标准靠拢。从现实看,受困于俄罗斯全力反制、国内政治纷争等因素,乌克兰加入北约之路依旧漫长,乌国防部选择从教育入手,以渐进方式让乌军融入北约作战体系。
总体而言,乌克兰组建符合北约标准的军事院校,是在总体军事战略框架下,立足自身经济与军事实力作出的策略性选择,兼具军事价值和政治意义。外界担心,乌克兰积极培养“北约式军队”,传递出基辅进一步“西进”的信号,势必引发俄罗斯与顿巴斯民间武装的不满与报复,可能加剧乌东部地区紧张局势,本已动荡的地区局势恐再起波澜。有分析称,加入北约被俄罗斯视作乌克兰问题的“红线”,一旦乌克兰以组建军校为起点,加快融入北约步伐,俄罗斯势必加大在西部和南部边境的兵力预置,东欧军备竞赛风险将会升级。 赵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