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遍布边远特困地区
几十年深耕教育园地的胡卫,每年都会提交大量涉及教育的提案,“素材”都是他跑基层第一线得来的。几年里,他先后赴13个省市自治区,分别就职业教育、民办教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学前教育等重大问题,进行调研,足迹遍布城市、农村、边疆民族、连片特困地区,了解党政关切和民生关注。
每次调研后,胡卫都利用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和数据,精心撰写议政建言文章,核实情况,梳理观点,提出对策,反复推敲,几易其稿。
胡卫对学前教育情有独钟,倾注了不少心血。去年12月,胡卫参加“重视发展学前教育”专题组,到甘肃进行专题调研,走访了兰州市、临夏州、定西市的幼儿园,他发现,幼儿园因编制导致专业幼师不足,有编制的教师也出现提前退休的情况等问题。他分析根源,用心撰写文章,提出对策建议。
履职5年间,胡卫立足本职,把教育科研和参政议政有机结合,先后提交提案90多件,涉及教育、医疗、科技、文化等方方面面,其中“提升教育经费使用效益”、“培育核心价值观”两件提案,分别被列为2013、2015年全国政协重点督办提案。健全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等提案,被政府相同部门采纳并转化为政策。
一年开展数十次调研
作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来自青联界别的周桐宇委员,履职目光更多地投向了青少年,青年就业创业,青少年的安全教育、精神卫生、普通学校设立特殊教师等问题,以及解决自闭症儿童、留守儿童、随迁子女等遇到的困难等。她每年提交的五六件提案,大多涉及这些内容。
尽管打理企业工作繁忙,周桐宇总要抽出时间,开展参政议政的调查研究,走访职工,开座谈会,向群众了解情况,还向专家请教,一年都要进行数十次调研。有一次在街道调研时,有人向她反映,我国留守儿童现象非常普遍,他们无法得到正常关爱、保护、教育和引导,从而产生心理障碍和行为偏差。周桐宇联系相关部门和留守儿童家庭,全面了解其现状,并马上撰写了提案,建议研究建立一套关爱“留守儿童”的长效机制,对在关爱“留守儿童”大行动中表现优异的中小微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和政策扶持等。
在一次志愿者服务中,周桐宇接触到了“彩虹妈妈工作室”,一个由自闭症儿童家长组建的公益性服务机构。经过几天的亲身体验,她感受到自闭症家长的生活艰辛,也为患儿的康复训练以及日后的社会生活感到担忧。周桐宇想为他们做点什么。
她去专业医师处请教自闭症患者的康复训练,与部分患儿家长进行沟通,得知自闭症家庭尤其是学龄前自闭症儿童的家庭,对康复教育机构的需求日益增加。周桐宇马上写提案,希望实施财政补贴,向大龄自闭症患者的监护人或实际照料人,发放津贴和提供最低生活保障等。她向“彩虹妈妈工作室”捐款10万元人民币,支持其对社会自闭症患儿的公益康复训练。
周桐宇还很执着,做委员十载,有一个提案她年年提,提案的角度各有不同,主题只有一个:千方百计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她说:“政协委员就要为政府分忧解难,为基层群众维护切身利益勇于担当!”
特派记者 江跃中 方翔
(本报北京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