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车被上锁
网友“牧童晨曲”向记者反映,近日,他从云岭东路一家商务楼里办完事出来,想找一辆共享单车骑行回家,没走几步看到人行道上停了一辆黄色的ofo共享单车。奇怪的是,小黄车后轮竟被捆绑了两根粗壮的铁链,下面还挂了两把大铁锁。这一幕让他目瞪口呆,但很快想明白了,可能有人想继续使用这辆单车,但又怕被别人骑走,便特意给单车上了枷锁,这样就成了自己的“独享”单车了。
有在大街上“绑架”共享单车的,还有在家门口“金屋藏娇”的。家住长风新村的包小姐反映,最近她发现停在小区楼道里的共享单车多了起来。为什么邻居们要把单车停在楼里?有个邻居告诉她,他每天上班要骑车到地铁站,到马路上找单车要走些路,前几天,他把单车骑回家后,放在小区里,第二天发现别人骑走了,后来他索性把车停在了楼道内,这样就可以保证自己随时能用到车了。这番话让包小姐明白了,为什么停在家门口的共享单车越来越多了。
号牌被刮涂
为了将共享单车变为“私人定制”,有人还在共享单车的号牌上动起了歪脑筋。
读者黄先生告诉记者,有次他想使用一辆停放在杨柳青路上的ofo共享单车。他拿出手机,想输入车牌号获取密码开锁,却发现牌号的最后两个数字被人刮掉了。黄先生凑近查看,这才发现,在被刮掉号码的位置,有人用锐物刻上了细微的数字。乍一看,很不容易发现。黄先生输入号码,果然获得了该车密码,锁被打开了。黄先生感叹,为了遮人耳目,独享其车,有些人真是“用心良苦”,不择手段。
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枣阳路上。上周,记者在一家美容店门口,看到一辆共享单车的号牌前3位数也被人刮掉了,无法辨认。这些被刮掉的数字也许只有“作案者”自己心里有数,如此才能保证他可以独自使用此车。
鞍座被藏起
一些用车的市民还反映,有的共享单车上的鞍座会不翼而飞。这又是怎么回事?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也曾在兰溪路、武宁路、大渡河路上,看到一些只有空洞的车架铁管、没有鞍座的共享单车。显然这些单车是无法让人骑行的。鞍座是被人盗走了吗?其实不然,一位知情者透露,这是一些骑行者故意为之的。他们骑车到单位,顺手把鞍座从车架铁管里拔出带走,往办公楼的角落一放;下班了,再顺手带上,重新插好,骑上就走。别人无法“染指”,这车相当于私人专用了。这办法有人想出,很快就有人仿效。于是马路上没有鞍座、长时间被闲置的共享单车渐渐多了起来。
为了“独用”共享单车,一些人简直无所不用其极。4月2日,读者蒋先生还致电本报962555反映,延吉中路靠近靖宇南路一菜场旁,停了一辆ofo共享单车,该车每天白天都被雨披遮住,到了晚上就被骑走不见了。
市民呼吁,共享单车作为一种公共资源,为大众提供了出行方便,让人随用随行,也是一种“大众福利”。上述种种现象,将公共财物占为己有,是一种损人利己,有违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应该受到谴责。
本报记者 陈浩 通讯员 王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