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水岸联动治水见成效 青浦有望率先消除河道黑臭~~~
水岸联动治水见成效 青浦有望率先消除河道黑臭~~~
水岸联动治水见成效 青浦有望率先消除河道黑臭~~~
     
2017年04月11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水岸联动治水见成效 青浦有望率先消除河道黑臭
“河水变清了,伲又能钓鱼了”
程绩
■ 水面打捞、专业除草、河道整治,青浦区大莲湖重现水清岸绿 杨建正 种楠 摄
  本报记者 程绩

  如果不是这次拆违,徐泾镇的潘老伯怎么也想象不到,自己住了一辈子的姚河浜,最宽的地方竟然有16米。“过去建筑垃圾阻塞河道,两岸是一长排‘河景房’,密密麻麻都是违章建筑。现在经过整治,河水变清了,又能钓鱼了。”

  姚河浜水清岸绿,是青浦区水岸联动治水的一个缩影。

  记者从青浦区新闻办了解到,截至3月底,该区列入综合整治的28条中小河道沿线违章建筑全部“归零”,并锁定848家排污企业截断污染源,青浦区今年有望在全市率先消除河道黑臭现象。

  拆违头等事

  黑臭小河换新颜

  河道治理,问题在水里,根子在岸上。

  今年,青浦区把沿河拆违、截污,作为黑臭河道整治的主要任务,大型拆违项目于3月3日全面启动。目前,青浦区已把28条黑臭河道两侧各1公里划分为21个地块、共53平方公里范围,全部纳入第三批区域环境综合整治。

  在青浦区赵巷镇,原本大型违建厂房扎堆的沈家浜,已经完成了拆违,目前正在进行河道疏拓,“沈家浜沿岸600米内将拆违14000多平方米”,现场施工的负责人介绍。沈家浜被列入上海今年重点整治的471条中小河道之一,河边违建侵占部分河道,大量污水直排河道,造成河道黑臭。

  “沈家浜,河道中段被崧春路阻隔,形成断头河,河水本就不畅,加上沿岸企业私搭乱建厂房,工业废水也直排河道,河面上常年漂浮着垃圾和油污,到了夏季臭气熏天,村民叫苦不迭。”说起拆违前的沈家浜,一个村民怨声载道。

  岸线违建扎堆,水面垃圾成堆、水体黑臭难闻曾是徐泾镇中小河道姚河浜真实的写照,经过为期三个月的综合整治,昔日让人要掩鼻而过的臭水沟,现在正以清丽的面容重新展现在当地居民面前。

  原河道北侧由于轨交17号线施工筑坝导致河水流通不畅,又因居住在河岸旁的振新佳苑494户截污纳管不彻底导致河道污染严重。

  在中小河道综合整治攻坚战全面打响以来,通过清淤疏浚、沿岸拆违、雨污水流改造、修复水生态工程措施,让已退化的水生态系统得到逐步恢复。

  “以前的河道又黑又臭,夏天的时候只要打开窗户就能闻到一股臭味儿”,居民老潘介绍。徐泾镇治水办主任沈激说,当前,姚河浜已种植生态浮床,增加了曝气装置,来提升河道的自净能力,从而达到“水岸同治,水岸共管”的效果,使水生态系统得到综合性的修复。

  据悉,青浦区在完成28条中小河道拆违任务后,水务部门还将对28条河道进行拓宽、底泥疏浚、沟通水系等,并在河道沿岸种植绿化,彻底改变这些黑臭小河的面貌。河道整治工程计划在年内全部竣工。

  村民做河长

  自己家园自己管

  “以前巡河是‘苦差事’,现在就像‘看风景’”,王炳林是赵巷镇中步村12组村民组长,也是千步泾的河道长,每天上午到河道边巡视,已经是王炳林每天一早起来的必修课。

  在赵巷中步村的11条河边现在都竖着这样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河道长,河道长并非村委会领导,而是从村民中选举出来。

  村民做河长,这是赵巷镇创新管理模式推出的治水办法,充分发挥村民的力量管理好身边的河道。

  赵巷镇水务管理所负责人介绍,与由村和镇领导直接担任河长不同,中步村的河道长是一种村民自治办法,选取管理经验丰富的村民担任河道长,几位村民分区包干,负责对河道全面保洁和管理,特别是做好高发季节的浮萍、水葫芦拦截,这样的河道长更接地气。

  “河道长住在河边,可以最及时发现河道问题,而且村民做河道长积极性也很高。毕竟河道治理好了,自己家门口就变美了”,青浦区赵巷镇水务管理所所长陈洪健说。

  “以前,村里的河水又臭又脏,村民出门经常戴口罩,还不敢开窗户。现在,河道干净了,空气清新了,道路也变整洁了。”走在青浦赵巷镇中步村的乡间小路上,70岁的村民陈泉根高兴地说。

  中步村地处城郊结合部,一度“脏乱差”现象严重,成为违建“重灾区”。而现在,这个村子却是上海美丽乡村示范村。“河道整理效果最为明显,村域内16条、13000米的河道经过河道疏拓、建设码头、护岸工程、步道绿化美化等一系列修整,河道黑臭的问题得到有效治理。”中步村书记邵红光介绍。

  环境治理的同时,中步村迅速调整发展方向,发展生态旅游业,全村建了600亩的枇杷园,修建800亩名贵苗木园,还将种植500亩无公害良田。

  奋战三百天

  推进生态攻坚战

  青浦河网密布、因水而兴,水域面积占比近五分之一,有21个自然湖泊、1800余条河道,水环境是最重要的发展基础。

  “过去,老百姓有句顺口溜,‘走到河浜头,都在皱眉头,有的捏鼻头,有的横摇头’;现在,村民们看到河水清澈,真是开心”,青浦区朱家角镇张马村老党员孙耀佐说。

  张马村位于古镇朱家角,历史上就有“三泖”之称,是江、浙、沪水上航运枢纽的泖滨之地,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航标灯塔“泖塔”屹立于此。

  原本,村里的两条村级河道因为疏浚较少、流通不畅、公路拦腰筑坝等原因存在黑臭情况。经过污泥疏浚、开坝造桥与泖河贯通,水质将大大改善。随着岸上景观步道的逐步完善,张马村不仅是上海市首批“美丽乡村”示范村,而且还获评“全国最美休闲乡村”、“全国生态文化村”等称号。

  水美,青浦的未来才能更美。

  4月6日下午,青浦区区委书记赵惠琴在中小河道综合整治河长制、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会议上要求, “青浦区要确保28条黑臭河道治理全面完成、确保900万平方米违建基本归零。”去年12月15日,青浦区制定了“奋战300天”工作计划,压实工作责任,明确工作职责,理清工作机制,倒排时间节点。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新民邻声/上海新闻
   第A09版:财经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2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6版:旅游资讯
   第A27版:新民旅游
   第A28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A29版:新民旅游/别处风景
   第A30版:旅游资讯
   第A31版:旅游资讯
   第A32版:旅游资讯
   第A33版:旅游资讯
   第A34版:旅游资讯
   第A35版:旅游资讯
   第A36版:旅游资讯
   第A37版:旅游资讯
   第A38版:旅游资讯
   第A39版:旅游资讯
   第A40版:旅游资讯
   第A41版:旅游资讯
   第A42版:旅游资讯
   第A43版:旅游资讯
   第A44版:旅游资讯
   第A45版:旅游资讯
   第A46版:旅游资讯
   第A47版:旅游资讯
   第A48版:旅游资讯
扫码关注新民晚报官方微信
“河水变清了,伲又能钓鱼了”
40多只白鹭安家川沙
新民晚报要闻A03“河水变清了,伲又能钓鱼了” 2017-04-11 2 2017年04月1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