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会问,明明是“三生有幸”,怎么会是三“声”有幸?且听我慢慢道来。
2005年10月29日,我们同学一行到七宝老街游玩,看见一家旧书店门前摊着一些书,我一看,原来是《苏联歌曲珍品集(1917-1991)》。我一直喜欢苏联歌曲,尤其是《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经典歌曲,平时都会哼上几句。书原价是21.80,我试探着问老板价格,老板说“15元”。我翻开扉页,一个漂亮的签名“薛范”跳了出来,边上盖有清晰的“薛范”印章,同时写有(19)97.2.23字样,我兴奋得叫了起来:“这是薛范的签名书!”几个同学围了上来,老板一把夺过书,看了一下后说:“要的话,50元,50元!”我和同学们据理力争,老板就是不松口,我实在不舍得那本书,几经还价,最后以40元成交收入囊中。此其为第一“声”,不该发声的时候乱发声,硬生生将15元变成了40元。
2016年5月28日,薛范到杨浦图书馆作“苏联电影音乐名家欣赏”讲座,我有幸参加。薛老师引经据典,让我了解到,唱了几十年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作于1956年,2016正好是其发表60周年。由于我带了《苏联歌曲珍品集(1917-1991)》,主持人在互动的时候,点我演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面对此曲的译配大师——我敬仰的薛范老师,心里紧张得不行,结果高音到低音,中间走音,可谓洋相百出,周围的人仍然用掌声给予我鼓励。此为第二“声”,虽然走音,但是我用这种方法向薛范老师致敬!
今年4月16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星期广播音乐会”邀请薛范和听众分享“俄苏歌曲在中国传唱的秘诀”,我和薛范老师又一次有了近距离的接触。薛范讲述了译配《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的甘苦及歌曲背后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让听众深受感动。在互动环节,我说了和薛范的前两“声”的故事,巧合的是,从《苏联歌曲珍品集(1917-1991)》所收录的第一首歌曲至今整整一百年,因此就有了第三“声”,俄苏歌曲在我心里声声不息唱了几十年,让我们这代人在精神上有了寄托!
散场后,薛范第三次为我在《苏联歌曲珍品集(1917-1991)》签名,并特地写上了“三‘声’有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