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5月24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序曲与道别之间
(德)林中洋
  (德)林中洋

  一个星期三的上午,从牙医诊所出来,外面的阳光有些刺眼,空气中洋溢着春天的味道。

  市政厅前正有集市,偌大的鹅卵石铺地的广场上一排一排、从从容容地列着无数个卖蔬菜水果、鲜花香料、奶酪香肠或鲜鱼水产的摊位,这农贸集市每个周三和周六上午都有,无论冬夏,风雨无阻,市场上卖的农副产品大都来自吕内堡附近的乡镇,新鲜而且本土。天气如若晴好,在这里走一走,随意地买一些水果与鲜花,是很愉快的事情。

  路过卖乳制品的售货车的时候,我看见有新鲜的羊奶酪,就停下买了一些。

  那卖奶酪的人是一个五十开外的中年男子,他乐呵呵非常娴熟地将我要的数量称好,装在塑料盒里,外面再裹上一层纸,包好之后,他用两根手指在上面弹了两下,同时轻轻吹了一声口哨,然后才递给我。我不明白这里面有什么玄妙,卖家显然看出了我的疑惑,很爽朗地解释说:“这个动作不过是一种习惯,是我跟我的奶酪说再见的方式!”

  不由想起了很多年前,我还在中国上中学的时候,我们居住的大学家属院内来了一家卖贴炉烧饼的,那是兄妹两个人,操外地口音,他们的家什很简单——一口大缸似的炭火炉,一张桌子,两只桶一个盆,当然还有一根擀面杖。

  那炉子不知具体是什么材质,外面看着很粗糙,但是很大很深,那烧饼就贴在内侧的炉壁上,烤完一半翻面,在它眼看就要掉到下面的炭火中的时候取出,那小伙的眼神和速度都很快,不管炉里已经贴了多少烧饼,他都能及时准确地把烤好了的拿出来,再把新做好的生烧饼贴上去。

  他的烧饼金黄酥脆、松香可口,但是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烧饼的味道,而是小伙手中的那根擀面杖。

  他每做好一个面坨,准备将它擀开的时候,都会先用擀面杖在桌子上敲出一个节奏“嗒——嗒嗒嗒——嗒——嗒”,清脆响亮,仿佛在宣告一个新烧饼的诞生。

  没两年的光景,这贴炉烧饼已经成了我们院内的一个组成部分,每天都会有很多人排队购买,兄妹俩也明显地长高了,他们脸上的笑容不再羞怯,变得大方开朗,而那擀面杖也敲得越发地欢快了。放学回家的路上,还没转过路口,就远远地听见那擀面杖的敲击声,我知道,那是快乐的擀面杖。

  有的时候,一些看似没什么意义的一成不变给我们的日子赋予了一种扎实稳定的感觉,比如吕内堡的农贸市场,其实已没有了存在的实际价值,因为在超市里什么都可以买到,而且价格比露天市场上要低很多,但是人们还是愿意去赶个集,为的是那个气氛、那个传统、那个延伸了很多年的日常。

  而一些充满仪式感的东西,比如当年小伙手中的擀面杖或者前些天卖奶酪那个人的口哨,仿佛是一个美好的序曲和一个深情的道别,在序曲与道别之间,是人生里深浅斑驳的春秋冬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扶贫攻坚·上海实践
   第A05版:扶贫攻坚·上海实践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11版:生态上海
   第A12版:财经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社会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科艺T台
   第A17版:科艺T台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夜光杯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阅读/连载
   第A27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28版:汽车周刊
   第A29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A30版:新民健康
   第A31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32版:互动/新民健康
琴棋书画一传人
陶器不再沉默
街区是适合漫步的
序曲与道别之间
郁金香(中国画)
登高赏菊吃块糕
新民晚报夜光杯A24序曲与道别之间 2017-05-24 2 2017年05月2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