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6月03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敬畏人行横道(外一篇)
胡海明
  胡海明

  美国俄亥俄州是农业大州,农作物主要是玉米。漫步该州大街小巷,并没有繁华都市的喧哗、霓虹的闪烁,更多的是乡村田园般的恬静和慢生活的悠闲。由于喜欢安步当车,因此有了更多直观的接触。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人行横道。

  由于地广人稀,所以许多马路并没有设置红绿灯,只在马路上标注了白色的人道横线。虽然偶见行人,但驾驶员每每经过人行横道的时候,不管是否有行人通过,汽车都会下意识地减速,确认安全后再提速通过。如果看见有行人要过马路,车辆肯定会停下让行人先行通过。

  我问一位驾车人,为何不与行人抢道通过?他听完我的提问对我说,机动车礼让行人是天经地义的,因为人的生命是至高无上的……由于驾车人对人行横道都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敬畏感,因此行人享受着“皇帝”的待遇。

  美国人的节能观

  外出或下班关闭屋内的电器设备是人所皆知的常识,这个理念也符合当下积极推行的“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然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这个理念却遭到了颠覆。

  入夜时分,每栋商务楼内办公室尽管空无一人却依旧灯火通明,中央空调依然嗤嗤地吐着冷气。我对美国人如此浪费能源的行为很不理解,便向在公司上班的外甥女求教,外甥女一语道破天机:在美国,人们外出或下班是不会关闭房内应该关闭的电器设备,譬如空调、照明等。原来,美国日常使用的电力来源于核能发电,因此电力充裕,无电力匮乏之虞。这不仅让我联想起在女儿的校园内参观,为何教学楼内空无一人但依旧全天灯火通明,中央空调依然冷气十足的原委。

  我在想,虽然你无能源匮乏之虞,但也不能如此糟贱宝贵的能源吧!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专栏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郊野大地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话题
   第A10版:影视/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人物
   第A12版:聚焦/文体汇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金融城
   第A18版:封面人物/金融城
   第A19版:金融城/中国商学院
   第A20版:股市大势/金融城
   第A21版:金融城/基金纵横/金市汇市
   第A22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A23版:金融城/家庭理财
   第A24版:福彩专版
   第A25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6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A27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A28版:音乐时空/国家艺术杂志
   第A29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传真
   第A30版:镜头艺术/国家艺术杂志
   第A31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A32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重典治陋习
点灯 拉灯 开灯
中华知青壶
蹭 节
敬畏人行横道(外一篇)
寻味碧螺春茶园
报 恩
新民晚报夜光杯A14敬畏人行横道(外一篇) 2017-06-03 2 2017年06月03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