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6月03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寻味碧螺春茶园
潘修范
  潘修范

  都说碧螺春茶“吓煞人香”是茶树跟果树间种的缘故。那怎么个“间种法”?很难想象。西湖龙井我去过,茶树满山满谷,条垄整齐。若阅兵仪式,行行列列,层层叠叠;如绿潮漫延,茶浪涌动,很是壮观。那么,同为十大名茶的洞庭碧螺春茶园该也差不多?

  谷雨时节,我去苏州东山碧螺村“农家乐”。村名以“碧螺”命名,可想而知,当地乃“碧螺春”主产区。碧螺村背靠东山主峰“莫厘峰”,是“二十四湾”登山步道的起点。远望莫厘峰跟龙井狮峰山一样连绵起伏,面朝太湖,绿树烟云。只是左看右看,看不到一片规整茶园,甚至难见山上有茶树。

  我随“农家乐”阿姨上山采茶。山不陡,遮天大树纵横交错,逼得狭窄山道左拐右拐,不见尽头。我问阿姨都是啥树?“这花刚谢的是杨梅树,高大的板栗树,树叶油绿的橘树,结小青果的是枇杷树、梅子树,路那边有桃树、杏树。你抬头看看,叶子嫩绿的是白果树,就是银杏,认得吗?”银杏当然认识。“东山枇杷树最多,白玉枇杷甜是甜得来,再过廿多天就黄金满山了。”阿姨笑道。那么茶树在哪?她笑得弯下腰:“倷上海人呀,弗识五谷!看看脚边头是啥?”难道这就是茶树?貌不出众的灌木丛在浓密的树荫下,散兵游勇般东一堆西一摊,杂乱无章。“倷看看清爽哦,这就是宝贝小叶种茶树。”大名鼎鼎的“碧螺春”茶树竟如此其貌不扬,绝对出人意料。当然,瞬间我也领会了“茶果间种区”的概念。碧螺春茶树,上有果木枝杈遮阴,夏免烈日暴晒,冬蔽霜雪严寒;下有松软山土,潺潺流水,果树茶树根脉相连,互为滋养。整个茶园,其林蔼蔼,其叶蓁蓁,茶蕴果香,花藉茶味,好一个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

  太湖水雾弥漫,东山空气滋润,“碧螺春”汲山川之精气,吸花果之香甜,叫她不挟花果香,着实也难。

  “我们碧螺村,曾改名叫绿化村,直到2000年,恢复‘碧螺村’村名。政府提出要重点保护洞庭山原产地茶,大家更看重‘碧螺春’原汁原味了。”阿姨话匣子打开,有点收不拢。“我家从春分开始天天上山看芽头,等到一芽一叶冒头,便采摘、挑选、炒制。明前茶金贵,老公还不让我炒,怕弄坏了青头鲜叶,他从杀青、抖松、揉捻、搓团、呈螺到干炒起锅,不敢有半点的分心,到底一年的出产大都靠‘碧螺春’呀!”“你只管采茶?”“嘿嘿,老公只拿800元以下的谷雨茶让我炒。”阿姨羞赧笑笑,换了个话题:“你们肯定不相信,明前茶、雨前茶,做茶人是舍不得吃的,我们吃的是茶脚。”茶脚?阿姨从茶篓边拿起玻璃杯,“看看这茶还像碧螺春吗?”茶叶粗壮,茶梗浮动,汤色偏黄。“这是挑剔出来的茶脚,摆不上台面,丢了可惜,就自家喝。不过我喝惯茶脚了,滋味浓,经得起泡,香气也浓,倷闻闻看。”杯盖旋开,充盈的仍是“碧螺春”特有的果香味,“有的老茶客还专门来买茶脚呢。”

  阿姨后面的话,我已充耳不闻,神思远处,鼻息间只有洞庭东山的花果“碧螺春”茶香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专栏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郊野大地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话题
   第A10版:影视/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人物
   第A12版:聚焦/文体汇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金融城
   第A18版:封面人物/金融城
   第A19版:金融城/中国商学院
   第A20版:股市大势/金融城
   第A21版:金融城/基金纵横/金市汇市
   第A22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A23版:金融城/家庭理财
   第A24版:福彩专版
   第A25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6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A27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A28版:音乐时空/国家艺术杂志
   第A29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传真
   第A30版:镜头艺术/国家艺术杂志
   第A31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A32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重典治陋习
点灯 拉灯 开灯
中华知青壶
蹭 节
敬畏人行横道(外一篇)
寻味碧螺春茶园
报 恩
新民晚报夜光杯A14寻味碧螺春茶园 2017-06-03 2 2017年06月03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