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这个端午假期,苏州河上又见声势夺人的城市龙舟赛,河清岸绿,高楼林立的大背景下,一年一度,已经是第14届,且已成为全国大赛的一站。在一片欢笑热闹又秩序井然的气氛里,回想起赛事初办时参赛队水平的参差、观赛环境的杂乱、组织者令人担心的无序,很为上海的进步感慨。
两天之后,在青浦区的东方绿舟,是第四届上海市学生龙文化全能赛,水中有龙舟竞渡、地上有龙狮齐舞,天上有龙形的风筝滑翔,全市200多所大中小学校、5000多名学生有组织地参赛,看得出主办方为倡扬中华优秀传统、挖掘用足“龙文化”方面的良苦用心。正逢假期,还有许多家长干脆全家出动,骑多人自行车、搭帐篷、划船、打球、遛孩子、为龙舟赛加油,其乐融融。晴空艳阳在上,参赛的孩子们流着汗,脸上却满是兴奋快乐,比赛之外也手舞足蹈扎堆嬉闹着,浑不在意太阳会将他们的皮肤晒黑。
今天,在奉贤的华东理工大学,有30多支队伍参加的上海留学生龙舟大赛和传统文化游园会,正在热热闹闹地举行。弄潮争先,是青春年少时的激情表达;但最终是哪一队划得快了几秒、捧得奖杯,对于多数老外来说,肯定不是什么重要的事,同龄人聚会,在丰富有趣活动中感受生命的愉悦、文化的魅力,才是关键的所在。
一直不喜欢我们在组织青少年活动时,有冗长无味的各种表态讲话,有反反复复的概念套话、上纲上线的意义阐释。孩子们需要的,更多是在欢乐嬉戏、奔跑和汗水中增长的体力和毅力、锻炼的团队精神,是因为蓝天艳阳、草树花朵、鸟鸣蝉噪,而亲近的自然、懂得的环保、培养的积极阳光心态,是在传统文化活动的亲身体验中,在听着国歌、注目五星红旗升起过程中,感受到的美好、博大、自豪和郑重。
教育圈里,因为中日韩等国青少年夏令营表现差异,曾有过热闹的讨论,追问中国孩子差在哪;这么多年来,我们总怕自家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造就的却是苍白着小脸、细弱或肥胖了身体、眼神迷惘缺少充沛生机与好奇心的一代人。曾在日本见到同龄青少年,不论男孩女孩,多的是晒成小麦色的皮肤和在阳光下矫健运动,在博物馆、游学营里认真聆听、专注探索与体验的身影。要说中国的教育、中国的家长们输在了哪里,大概就是输在了我们的功利心上——太过急切的功利心,能让一切教育改革与青少年成长变得扭曲,败坏了自然成长的生命本能,无法享受当下过程,背离了教育的根本要义。
下周又是高考季。上海在全国率先试点高考综合改革、采用全新招生录取方式选拔人才的第一年。新高考的方案,是个相当复杂难懂的体系。但从根本上说,它是我们踏上通往多元选才、保留住下一代身心健康和创新创造力的新路的开端。改考,目的在于改教,改变只会低头刷题、苍白迷惘的中国式青春。这样的改革,同样容不得太过急功近利和焦虑心理的解读,需要整个社会的成长来配合。
给我们的城市、给我们的孩子更多一点端午节的百舸争流和中国文化嘉年华吧,给成长多一些“趴体空间”,让更多的阳光,将他们的皮肤晒成小麦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