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3: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行脚印迹
~~~——行脚印迹
~~~——行脚印迹
~~~——行脚印迹
~~~——行脚印迹
~~~——行脚印迹
~~~——行脚印迹
~~~——行脚印迹
~~~——行脚印迹
     
2017年06月10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阿布辛贝神庙
——行脚印迹
戴大年
  戴大年

  蛰伏了一个冬天,又想出去舒展舒展筋骨了。于是乎,三月,钟情于历史云烟的我又把目光投向了远方的尼罗河与红海,去寻找人类祖先的印迹。因为对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至今印象深刻,所以这次便从埃及的阿斯旺溯尼罗河而上并在红海边溜达溜达。  

  经过卡塔尔多哈转机,十余小时后到了埃及历史名城卢克索。边检大厅简朴,旅客不多,几分钟搞定入关手续,遂乘车去最南端的阿斯旺。220公里的路程,埃及司机开了足足五个半小时。因为此地已近撒哈拉沙漠,路两旁景象甚为荒凉,土垒石砌木拼的房子构成了沿途的主色调。

  到了阿斯旺,与我以前见过的许多热带阿拉伯小城一样,乏善可陈,但有时会闪过几幢色彩浓丽的阿拉伯民居,倒也平添几分妩媚。登船时,虽然已近暮色,但早春的阿斯旺却并不苍茫,夕阳依旧弥漫在天边,尼罗河闪着迷离的绿褐色,向着一色的海天平静地铺陈开去……我所乘的船不豪华,但显出一种英国式的庄重,共有四层,客房舒适,符合我对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场景的全部想象。

  夜,万籁俱寂,旅途疲惫的我枕着尼罗河的涛声入梦。凌晨三时,突然而极不情愿被船上管事敲门唤起,迷迷糊糊下了甲板,又迷迷糊糊上了客车,七八辆大客车在暗夜中向撒哈拉沙漠深处进发。呼吸着清冽的空气,脑子开始转动,埃及历史的记忆清晰起来:从大的历史剖面讲,埃及分为法老时代,希腊罗马时代和阿拉伯时代,法老时代又分为老、中、新三个王朝时代,我们此刻便要去造访拉美西斯二世神庙。 

  拉美西斯二世是新王朝乃至古埃及最伟大的法老,他在位六十七年,开疆拓土,国力昌盛。3300年前,也就是相当于中国的殷商时代,他开始建造自己的神殿,用以守土和祀拜。  

  沙漠公路倒是平整,绝少车辆,车队前后有全副武装的卫队护送,我们车上也来了一位荷枪实弹的警察。沿途有几处岗亭及兵营,武装哨兵虎视眈眈,特别是阿斯旺水坝处,有装甲车,炮膛前倾,我们都表情凝重。天色渐明,无边的沙海中红日跃出,这是我一年中第三次见到撒哈拉日出,另两处在突尼斯和摩洛哥,真是有缘。

  拉美西斯二世的神庙早巳被沙丘掩埋,传说在十九世纪,一名叫阿布辛贝的小男孩无意中发现了四幅石像的头颅,掀开了埃及考古史伟大的一页。神庙在三千多年后重现天日,并以小孩名命名。六十年代修建阿斯旺大坝时,形成埃及最大的人工湖纳赛尔湖,神庙遂系用瑞典方案,拆成一千二百多块巨石迁建。

  神庙占据两座山,正面雄踞四座高20米的拉美西斯石像,威武雄伟,入内,殿堂多重,前后左右展开,均饰以精美图案和象形文字。最神奇的是,每年2月21日其生日与10月21日其登基日,阳光会穿过大门与60米的庙廊,仅照在拉美西斯二世一人身上,金光吉瑞,自比太阳神。我对古埃及人出神入化的天文星象地理学识,感到内心极大的震撼。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专栏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郊野大地
   第A07版:郊野大地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动态
   第A10版:影视/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跨界
   第A12版:人物/文体汇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金融城
   第A18版:封面人物/金融城
   第A19版:金融城/中国商学院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金融城/基金纵横/金市汇市
   第A22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A23版: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A24版:福彩专版
   第A25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6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A27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A28版:音乐时空/国家艺术杂志
   第A29版:国家艺术杂志/特刊
   第A30版:专版
   第A31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A32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我的人生还是不及格
我养成了收发票的好习惯
记侦探片
阿布辛贝神庙
求索-鲁迅与青年(油画)
麦浪
事业在这里起步
夏日
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新民晚报夜光杯A13阿布辛贝神庙 2017-06-10 2 2017年06月1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