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2: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6月10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藏扇赏扇 清风徐来
夏 龙
■ 徐耕驰书法扇面
  ◆ 夏 龙

  夏日来临,此时人们手握一扇,清风徐来。由上海中福古玩城和上海中福静安书画院联合组办,上海市中西美术融合协会和上海中福小舍草堂承办的《第八届上海中福海派扇面小品书画展》6月17日开幕,地点在上海中福文化艺术交流中心(黄浦区浙江中路188号)进行,展期共九天。

  扇子,在中国古代便有“圆轻”、“箑”、“摇风”等雅称。但是时所谓扇者乃团扇,多仕女所用。至于折扇则传自扶桑,北宋时传入中国,乃有“搊扇”之称。通过对于扇骨形式上细节的改变,赋予其不同的意义,使得男性用扇的形式和种类变得多样化。

  明代时,折扇更是成为文人手中的把玩之物,暮春时节,薰风拂面。或独处,或唤上三五好友,围坐拣扇,品味扇面上书画笔墨、文人题咏、金石印章给观者带来的“三绝”、“四全”的艺术享受,实为一大赏心乐事。并且,不同于立轴手卷,其便于携带性,使得扇子成为了移动的艺术品宣传平台。而扇骨本身使用的各类竹木牙玉等材料,也使扇骨本身耐人把玩设计,并随着竹刻技术在明清时代的成熟,也出现了诸多竹刻名家。与扇面本身的绘画交相呼应,终于在民国这个名家辈出的年代,集其大成,一时蔚为壮观。  

  藏扇、赏扇长久以来为一件雅事。故本次展览作品的征集仍以本市的中、青年书画家为主,同时兼顾一些海派老书画家的精品和佳作。会展期间,主办方还为顾客和藏家专门安排了知名书画家进行现场润笔,并举办扇艺、竹木雕刻和葫芦烙画等艺术交流活动。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专栏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郊野大地
   第A07版:郊野大地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动态
   第A10版:影视/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跨界
   第A12版:人物/文体汇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金融城
   第A18版:封面人物/金融城
   第A19版:金融城/中国商学院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金融城/基金纵横/金市汇市
   第A22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A23版: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A24版:福彩专版
   第A25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6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A27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A28版:音乐时空/国家艺术杂志
   第A29版:国家艺术杂志/特刊
   第A30版:专版
   第A31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A32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三年临成《清明上河图》
促进两岸印学交流的王北岳
传承“非遗” 妙手生“花”
藏扇赏扇 清风徐来
广告
新民晚报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A32藏扇赏扇 清风徐来 2017-06-10 2 2017年06月1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