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第91分钟,新西兰队的博克萨尔在裁判鸣哨后粗暴铲人,引发17人的身体冲突。随后,在借助VAR判罚后,主裁给其中3名队员出示黄牌,包括肇事者博克萨尔。
赛后有媒体评论:在判罚疑似进球时VAR相当积极,但在场上队员犯规的量刑上,却明显偏软。像博克萨尔这样的故意犯规,情节恶劣,后果严重,出示红牌完全合理。
在犯规量刑上,初出茅庐的VAR并不是第一次遭受质疑。刚刚结束的U20世青赛上,阿根廷队和英格兰队的比赛中,裁判通过录像回放看到阿根廷队员在抢位置过程中,有一个肘部上抬的动作,尽管阿根廷球员并不是故意伤人,依旧被认定为暴力伤人动作,被主裁红牌罚下。
比起判断进球,对身体接触上的犯规,依赖技术、数据的VAR似乎还难找到一根公平合理的准绳。而在遇到场上问题,当主裁们慢慢习惯用手画个方框投靠VAR时,是否也在丢失自己的判断?试问,如果新西兰和墨西哥球员的冲突发生在比赛中间而不是补时,这样的判罚后比赛还能正常进行么?VAR的推行,主旨是帮助比赛更加公正公平地进行,但如果因为判罚让一场球赛本身无法得到保障,是不是本末倒置?
联合会杯正渐入佳境,而录像裁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金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