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资深工会人士坦言,当年上海纺织业“壮士断腕”平稳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工会和职代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沟通作用。
事实上,只要参与生产经营,职工的角色就不只是“劳动者”,也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多年实践表明,职代会制度以其代表的广泛性、职权的全面性、议事规则的规范性、组织制度的完整性,无论是对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还是对推动国资国企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都起到了“制度性作用”,不可替代。
在申城,伴随社会经济发展,多种形式的职代会制度逐步形成。无论是企事业单位独立建制职代会、大中型企业多级职代会、区域性和行业性职代会,还是产业园区、商业街区、商务楼宇业态中的联合职代会,都让职代会制度在创新中呈现多元化。
其中,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教科文卫系统事业单位,经过长期实践,严格落实职代会审议建议、审议通过、审查监督各项职权,职代会运行质量较高;同时,一些具有一定规模的民营企业,员工享受企业重要经营事项的知情权、涉及员工利益事项的通过权,呈现经济效益较好、劳动关系和谐的氛围。
但不容忽视的是,一些外资和民营企业的投资者和管理者担心形成对立面、工作程序繁杂、运行成本较高,乃至拒绝或阻碍职代会建制,一些地区和行业小微企业面大量广、流动分散变化多,建制难度也很大。
面对难题,职代会要有活力有作为,关键还是要依法实施、大力推进、勇于创新,基本形成党委统一组织领导、行政承担主体责任、工会履行运行职责、职工群众积极参与的格局。 姚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