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家都被套
“多洗”APP是一个上门洗衣服务类APP,用户在网上下单,该平台上门取衣、洗涤。今年4月初,市民管先生购买了“多洗”APP的一张洗衣卡,价值238元,洗衣卡使用截止至今年5月17日。第一次下订单后,他打电话询问对方何时接单,得到的回复却是“现在我们不做,要过一段时间。”从今年4月17日到5月17日,这期间管先生多次下订单一直未有人上门取衣,拨打该公司客服热线始终无人接听。5月初,他在“多洗”APP微信公众号上留言询问“上海还在营业吗”,对方也没有任何回复。
不仅“套”牢了用户,“多洗”APP还让第三方合作洗衣厂家吃了“套”。记者了解到,“多洗”APP在上海地区与上海华记洗衣有限公司合作,合作从去年4月开始。华记洗衣公司负责人介绍,今年3月和4月的洗涤费“多洗”APP至今没有付清,总计约有8万元。“我们催了十多次,可对方总是说资金短缺,真不知道要拖到什么时候?!”
已停业卡照卖
昨天,记者多次拨打“多洗”APP的400客服热线,始终没有接通。随后,记者在该平台微信公众号询问上海地区运营情况,也没有任何回复。但在“多洗”APP上,记者发现,定位上海市,不同套餐的洗衣卡却依旧能够“正常发售”。
几经辗转,记者终于联系到了“多洗”APP的一位负责人郭先生,他坦言“用户少,亏损大”,所以目前停止了上海这里的洗衣服务,近日计划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公告。郭先生表示,上海用户的总余额大概在2万—3万元,他们将一一退还,用户可以拨打客服热线申请退款。记者问,客服热线难以打通,如何让用户退款?郭先生回应,难打通是因为该平台客服系统刚刚恢复正常、人手又少,现在上海地区退款由一位陈姓工作人员全权负责。随后,他给了记者这位工作人员的手机号,建议让用户与此人直接联系。
而对于拖欠第三方洗衣厂商洗涤费问题,郭先生称“已经全部付清”,而面对厂方提供的证据,他支支吾吾挂断了电话。
无实体跑路多
如今,从外卖、打车到旅游、教育,生活服务类APP几乎渗透到了我们日常生活的角角落落。这些APP以O2O的服务模式,线上获取用户,线下开展服务,不用开设实体门店和自建物流,这种所谓“轻资产”“低门槛”的经营模式让许多人嗅出了商机,纷纷涌入,“圈钱跑路”的戏码也频频上演。去年,本报就曾报道过“美味七七”和“淘在路上”这两大知名生活服务类平台倒闭,而消费者在暂停服务前“一无所知”,平台关闭,退款问题成了“老大难”。
对此,上海市消保委法研部工作人员杨昀表示,现在生活服务类APP突然“蒸发”的现象越来越多,让不少消费者和企业蒙受损失。在这种无实体、平台化的运作模式下,其发售的小额预付卡根本不可能备案,资金更无法得到有效监管。同时,在网络销售中,又常常会故意绕开“签约”等环节,导致消费者后续维权相对困难。她指出,对于生活服务类APP这一新兴商业模式,必须完善相关法规,加强市场监管,不要让消费者再频频被“套”。
本报记者 夏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