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9: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6月29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樊川小肚
翁俊安
  文 / 翁俊安

  樊川小肚,俗称蒲包肉,扬州地区美味小吃之一,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  

  樊川小肚,形似一个小小的葫芦,细巧精致,惹人喜爱。撕开外包蒲叶,一股清香扑鼻而来。切成薄片,但见瘦红肥白,鲜亮晶莹,无需任何佐料,吃口软糯筋道、清香柔嫩。乡土作家汪曾祺先生在《异秉》里提到小肚,“用一个三寸来长,直径寸半的蒲包,里面衬上豆腐皮,塞满了加了粉子的碎肉,封口,拦腰用一道麻绳系紧,成一个葫芦形。煮熟以后倒出来,也是一个带有蒲包印迹的葫芦,切成片很香”。

  樊川小肚选用猪腿瘦肉,切成蚕豆米大的块,入盐、葱姜汁腌制,再调入料酒、白糖、山芋粉、五香粉等料,匀味后,将豆腐皮切成小块,一张豆腐皮包裹一坨肉,再用蒲叶包起来,蒲包口用细绳扎紧,然后拦腰扎两道,扎得越紧越好。投入陈年老卤汤煮一个多小时,入味后捞出,弃叶而食,豆腐皮已不见踪影,豆香卵磷脂已全融合于肉中,泛着腌制肉的嫩红,成为香味扑鼻的樊川小肚。

  大凡风味名吃都有着故事与传说,樊川小肚也不例外。相传数百年前在樊川这个古镇上,有一陆姓人氏,以制作家传小肚为生,一日回家,在自家门前的墙角处,看到一块破蒲席,便顺手捡回家,在蒸煮小肚时当柴草扔进灶膛里烧了,谁知这块破蒲席竟是八仙之一的铁拐李丢弃的,所以,立即满屋奇香,陆家的小肚就有了这股奇异的香味,樊川小肚也就出了名,流传至今。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新民邻声/上海新闻
   第A11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12版:财经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社会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公告
   第A17版:公告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夜光杯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阅读/连载
   第A27版:市场之窗/资讯·广告
   第A28版:好吃周刊
   第A29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A30版:美食大观·广告/好吃周刊
   第A31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32版:医技/新民健康
家庭菜谱
美味菊花脑
泥鳅烧豆腐补钙最强
荔枝如何保鲜
樊川小肚
新民晚报好吃周刊/我家厨房A29樊川小肚 2017-06-29 2 2017年06月2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