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换血”刷新形象
这是安倍2012年再度上台以来第4次改组内阁。在派阀林立、内阁更迭频繁的日本政治中,改组内阁被当作摆脱内外困境、寻求政治突破的惯用手段。2015年秋,日本国会强行通过新安保法案后,安倍内阁支持率骤然下滑,随后的内阁改组使安倍度过民意危机。
不过时移世易,此番改组内阁的背景不同以往。英国《卫报》分析文章指出,一个重要区别在于,此次民意支持率下滑并非主要针对政府政策的失败,而是对首相本人的“不信任”。日媒的调查也得出类似结论,对首相不信任的人数在上升。即便是被认为支持政府立场的《读卖新闻》也发现,读者在调查中用“傲慢”来形容首相,不满其处理丑闻的方式。
为挽回民意,曝出丑闻的几名阁僚或被“换血”。除了前防卫相稻田朋美近日已经辞职之外,文部科学相松野博一、地方创生担当相山本幸三和法相金田胜年等人或被撤换。“留任派”预计包括副首相兼财务相麻生太郎、外相岸田文雄和来自公明党的国土交通相石井启一。自民党内负责制定党政策的政务调查会长茂木敏充和政调会长代理小野寺五典或入阁担任重要阁僚。政治新星、自民党农林部会长小泉进次郎是否入阁也备受关注。
如何确保内阁中的“女性色彩”对安倍而言是个难题。鉴于安倍政府提出要打造一个“让女性熠熠生辉”的社会,女阁僚的存在是一个象征。此前,包括前防卫相在内的3名女阁僚均遭遇“换人”呼声。日媒猜测,在此次改组中,野田圣子、土屋品子两位众议员和桥本圣子、三原顺子两位参议员有可能入阁。
自民党高层3日也将进行人事变动。日媒分析,干事长二阶俊博和副总裁高村正彦将留任。
执政体制已经动摇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蔡亮认为,惯于“剧场政治”作秀的安倍将借此次改组安抚党内情绪,平衡不同派别,以巩固自身统治。尽管日本民众已开始厌倦安倍,但目前来看这种厌倦尚未全面波及执政的自民党。更重要的是,日本国内政治中“无人可选”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自民党固然饱受诟病,但民进党等在野党四分五裂,短期内难以撼动执政党地位。而在此前东京都议会选举中一战成名的东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及其成立的新党派未来影响力如何还有待观察。
此外,丑闻效应在日本政治中的“有效期”并不会一直持续。蔡亮认为,此番改组多少将对安倍内阁起到“止血”作用。在没有重大突发事件发生的情况下,安倍内阁虽然元气大伤,但仍可能“有惊无险”。
但改组内阁后,困扰安倍内阁的几大问题仍将存在,前路并不好走。在国内层面,如何提振经济、改善民生是日本民众最关心的议题。曾打出“安倍经济学”三支箭收拢民心的安倍如何“说到做到”受到关注。有日本分析人士认为,“外交牌”也许是他唯一可打的牌,以外交成果转移国内视线,然而所谓的外交成果有多少真正有利于民众仍众说纷纭。此外,涉及安倍本人的加计学园、森友学园丑闻如何收场,长期以来任人唯亲、阁僚丑闻不断的形象如何修正,都将继续困扰安倍。
如能在明年9月自民党总裁选举中连任,安倍将成为任期最长的日本首相。支持率走低表明选民的不满,舆论认为,“安倍独大”执政体制已经动摇。 本报记者 吴宇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