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9: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静安区北站街道为数十万平方米老建筑穿“防护服”
~~~静安区北站街道为数十万平方米老建筑穿“防护服”
~~~静安区北站街道为数十万平方米老建筑穿“防护服”
~~~静安区北站街道为数十万平方米老建筑穿“防护服”
     
2017年08月02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旧区改造如何不误伤历史建筑?
静安区北站街道为数十万平方米老建筑穿“防护服”
江跃中 顾武
  本报讯 (记者  江跃中  特约通讯员  顾武)签订承诺书、全天候看护、封墙穿“衣”……面对旧区改造地块内数十万平方米的历史建筑,静安区北站街道跨前一步,像对待稀世珍宝般精心“侍候”,为它们穿上多层“防护服”,确保完好无损。

  地处苏河湾“一河两岸”人文休闲创业集聚带核心区域的北站街道,面积仅1.99平方公里,却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民族金融业的发祥地,有近代沪上“清明上河图”之称。街道辖区拥有上海总商会、中国实业银行仓库、吴昌硕故居、公共租界会审公廨、四行仓库、均益里、山西大戏院等30余处、近50万平方米清末民初时期建造的历史建筑,其中十余处被列入《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由于辖区老式旧里多、居民居住困难,北站街道是目前静安旧区改造、城市更新重点区域,而绝大多数历史建筑又都在安康苑、华兴新城等旧改基地里。如何在拆除棚户简屋的同时,又不误伤历史建筑?

  为此,北站街道旧改指挥部与12家拆房公司签订《历史建筑保护承诺书》,要求各公司承诺自己作业范围内的历史建筑一砖一瓦不缺不损,且不得擅自出租给他人居住,还要派人值守,否则将按国家相关法规予以处罚。街道还组建由居委会干部、综合治理社工、社区文物保护志愿者等组成的队伍,对辖区内的历史建筑进行密集安全巡查。对于梁氏民宅、延陵寄庐、福荫里等优秀历史保护建筑,街道还聘请文物保护专业工作人员24小时入住值守。为防止拾荒、盲流等人员随意进出一些居民已经搬迁的历史建筑,街道在文物保护专家指导下,派专业团队将这些建筑的门窗、雕刻花纹等处,用特殊材料和方法砌墙封存。同时,街道联合区消防支队定期开展防火防灾实战演练。此外,北站街道充分行使政府派出机构职能,说服、引导政府管理部门和开发商将一些尚未经文物管理部门认定、属于可拆可不拆的名人故居、石库门里弄等保存下来。

  据悉,街道在做好旧改基地历史建筑保护的同时,将择机举办“岁月留痕”展览和论坛,通过一些文物、影像等资料,将老北站地区历史建筑典故和风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32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随笔/评论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广告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2017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11版:2017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12版:财经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连载
   第A24版:阅读
   第A25版:新民健康
   第A26版:养生/新民健康
   第A27版:汽车周刊
   第A28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旧区改造如何不误伤历史建筑?
“时光墙”记录百年变迁
家门口打造指尖上的“全岗通”
广告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9旧区改造如何不误伤历史建筑? 2017-08-02 2 2017年08月0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