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8月03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报观点
“青岛龙虾”背后的“乌龙监管”也应警惕
浦江潮
  山东青岛崂山区政府新闻办官方微博日前发布调查情况说明,针对游客反映的渔港水产海鲜餐厅龙虾消费情况,经查,该餐厅采用标价签与价目表方式标价,符合明码标价规定;点菜间影像记录显示,游客现场挑选龙虾并拍照的过程平和;点菜间的计重器具经检测合格,菜单上显示“龙虾椒盐三吃”并有该游客签字。

  “青岛龙虾”事件出现反转,让人有些猝不及防。根据青岛崂山区政府新闻办此前的微博回应,涉事餐厅已联系食客退款,并被责令停业整顿,这相当于坐实了该餐厅存在价格违法行为。怎么仅仅几天之后,调查结论又是另一番模样?难免让很多人想不通。

  实际上,梳理这起“青岛龙虾”事件,大体上可以推断,这是一起由于误会而引发的乌龙事件:

  两名外地游客在出租车司机的推荐下来到这家餐厅消费,出租车司机称该餐厅的龙虾70元一斤,指的应该是小龙虾的价格。其实,只要对市场上龙虾价格有所了解,一般食客便能断定70元一斤的是小龙虾,而不可能是大龙虾,即使在青岛这样的沿海城市,大龙虾也绝无可能只卖70元一斤。不巧的是,这两名外地游客对龙虾的价格可能缺少基本概念。更糟糕的是,他们进店后既没看价目表,也没有问清情况,便稀里糊涂地点了大龙虾,等签字确认时发现是368元一斤,他们也没表示反悔或抗议,直到吃完结账离开后才向媒体爆料…… 

  在日常消费过程中,消费者与商家难免产生这样那样的误会,这倒不打紧。重要的是,这家餐厅因为食客的误会而受到了处罚,不仅退还了餐费,还被责令停业整顿。食客一反映餐厅有问题,有关部门就雷厉风行,这体现了对价格违法行为的“零容忍”,对维护消费者权益和本地旅游形象的坚定决心。但必须认识到,任何处罚都得有根有据,没根没据、无缘无故的处罚就是权力乱作为。“青岛龙虾”本身是一次乌龙事件,随之而来的“乌龙监管”也应该引起警惕。 

  有关部门在维护市场环境时,既要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也要保护经营者的权益,既不能偏袒经营者,也不能一味偏袒消费者,一是一,二是二,是非曲直调查清楚再处罚不迟。

  (浦江潮 刊今日新华每日电讯 本报有删节)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阅读上海100胜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财经新闻
   第A10版:2017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11版:2017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12版:专版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6版:好吃周刊
   第A27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A28版:美食大观·广告/好吃周刊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青岛龙虾”背后的“乌龙监管”也应警惕
硬币测试
套路?
“王爱国”真爱国?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青岛龙虾”背后的“乌龙监管”也应警惕 2017-08-03 2 2017年08月0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