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本报记者探访上海特警训练基地~~~
本报记者探访上海特警训练基地~~~
本报记者探访上海特警训练基地~~~
本报记者探访上海特警训练基地~~~
本报记者探访上海特警训练基地~~~
     
2017年08月03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探访上海特警训练基地
高温天“魔鬼训练”一天不可少
潘高峰
■ 特警队员搏击训练 本报记者 张龙 摄
  首席记者  潘高峰

  35℃的高温,地面温度超过60℃。特警狙击手徐小龙趴卧在滚烫的地上,通过狙击枪瞄准镜锁定百米外的目标,不断调整呼吸。这个姿势,一趴就是三四个小时。

  昨天,记者走进上海市公安局特警总队,近距离观察上海警方如何在酷暑下锻造最强武力。其中,最具神秘感的狙击手也将揭开面纱。

  抓获400余名嫌疑人

  昨天下午2时,外滩地面温度超过60℃。全副武装的特警总队防暴突击二支队民警潘忠军、赵宗英与同事交接,开始了一天的巡逻任务。从外白渡桥到十六铺码头近1公里的巡逻路段,他们每天要来回走上十多次。烈日灼人,战斗服、战术背心、枪支弹药等“标配”一件不少,全身装备加起来足有7.5公斤重。

  上海特警这支精锐队伍,已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上海的街头巷尾,成为巡警、特种机动队之外的武装巡逻叠加力量,在上海城市“治安巡逻防控网”之外,筑起一道“武装应急处突网”,24小时处于战备状态,用最强战力守住最后底线。今年以来,上海全市公安特警在武装巡逻中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400余名。

  艰苦训练是职业需求

  最强战力来自“魔鬼训练”。10米低桩网、2.4米高板、600斤圆木、200斤巨型轮胎……昨天上午,在综合体技能训练场,短短60米跑道上布满 “拦路虎”。90后特警吴皖阳早已习惯每天在跑道上汗流浃背,持续高温下,他的手上反而多了一副手套——烈日暴晒,越障时与双手接触的铁质训练器材的温度超过80℃,足以烫掉一层皮。

  上午11时,同样是90后的女特警卜子贻正在警体馆内开展综合格斗训练。室内温度超过40℃,短短10分钟热身后,所有人浑身湿透。为提高实战能力,格斗训练采取男女混编互搏的方式进行。一次次背摔倒地、一次次相互搏击……卜子贻的腕关节、膝关节等部位都曾不同程度受伤。

  艰苦的训练是特警的职业需求。“我们的职业决定一旦执行任务,有极大的可能是直面危险。”特警总队总队长吴捷告诉记者,“虽然现在更多时候是‘盘马弯弓箭未出’的状态,但刻苦训练一日不可少,只有这样才能在关键时刻成为尖刀。”据吴捷介绍,上海特警总队组建至今,对突发案事件的处置成功率达到100%。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阅读上海100胜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财经新闻
   第A10版:2017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11版:2017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12版:专版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6版:好吃周刊
   第A27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A28版:美食大观·广告/好吃周刊
高温天“魔鬼训练”一天不可少
狙击手炼心再练枪
“父母在哪,家就在哪”
市安监局原局长齐峻被“双开”
向全国律师开放网上立案等服务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6高温天“魔鬼训练”一天不可少 2017-08-03 2 2017年08月0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