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比赛进行到第二局时,出现了让人痛心的一幕。朱婷在一次救球时伤了还未伤愈的右手手腕。
朱婷被安家杰换下场。她一离场,中国女排就像变了支队伍,进攻的侵略性下降。强攻不强,中国女排的老问题再次显现。眼看着对手一路反超,情况岌岌可危,休息了不到半局球时间的朱婷再次被派上了场。但朱婷的回归,还是难救中国女排。
中国女排如今患上了“朱婷依赖症”,关键时候上朱婷,关键球给朱婷。能帮助球队得分固然可喜,但排球是一个团体运动,过度依靠朱婷也是一种过度消费,毕竟朱婷是人不是神,她会在疲劳作业中失去王者锋芒的。
在家门口无缘决赛,让不少球迷气不过。昨晚比赛中出现低级失误导致失分的年轻球员钱靖雯,成了他们的出气筒。
这些质疑声有些不理性,因为奥运新周期,中国女排以锻炼新人为主。年轻需要成长,成长就需要付出代价。
在后备力量的衔接上,中国女排曾有过惨痛教训。2004年雅典奥运会夺冠后,中国女排背上“想赢怕输”的包袱,为了尽可能在大赛中获得佳绩,主力队员担负起了几乎所有比赛任务,不仅因疲劳作战而伤病缠身,还占用了年轻队员的锻炼机会。等到人才断档问题全面爆发时,中国女排已少有补救的余地。如今也一样,新老交替是必经的过程,想要锻炼新人,势必就要做好输球的准备。
见习记者 陈慧琴 (本报南京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