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伏日,骄阳似火,阳气鼎盛,气候炎热为四季之最。暑热蒸腾,身体发热是这一季节最常见不过的事,然而,其中有两种热症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注意,需要仔细分辨,即感冒的发热和中暑的高热。
暑天感冒又称“热伤风”,是因热得寒所致,其发热甚至高热并非病毒等感染直接引起,而是来自于自身,是体内在信息传递物质(细胞因子)作用下,产生脑内炎性物质(前列腺素)而导致的。亦即因自身的原因,提高了体温的设定温度,例如38.5度等。因此,感冒发烧时往往不出汗,甚至感觉发冷。而出汗则意味着发热的结束,是与病原体战斗胜利的结果。可以认为,感冒时体内温度升高,表示着免疫力的提高。
而中暑则不同,是由外部环境导致的体温升高,并非自身,来自于外界强大而又酷热的力量。尽管我们体温一直保持设定在例如36.5度等,然而,却因外部环境的高热,感到强烈的酷暑。气温、湿度、日照强弱、风力强弱、衣服的状态——这些因素对人类所产生的热度是密切相关的。与感冒不同的是,要出大汗,甚至大汗淋漓。因此,需要注意,出不出汗是二者区别的要点。
还有,伏天中暑多见于老人,是因无法承受外界高温和体内无法调节所致,而小儿相对中暑要少,感冒则很多,大多由因热贪凉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