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综合新闻·话题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8月17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师欲上门被拒
如何家访更有效?
王蔚
  家住万航渡路的卢女士这几天遇到一个小麻烦,即将上初三的女儿换了个班主任,执意要来家访,但卢女士谢绝了几次,老师仍坚持要来,说这是学校规定的。卢女士的苦衷是最近家里婆媳关系特别紧张,生怕家访的老师看见后留下不好的印象。

  暑假临近尾声,近日也是开学前家访的高峰。类似这种老师家访遭拒的情况并不少见。到底谁是谁非呢?

  拒绝家访多有隐情

  罗阳中学九年级班主任虞玮说,自己带过的每一届学生中,都会有几个家庭是拒绝家访的,这样的情况在其他班级里也同样存在。家长之所以“害怕”老师上门,主要原因大致有三个。一是觉得住宅不体面,家里或蜗居或凌乱,怕人看到寒酸相。二是家庭成员结构复杂,有些同学是生活在单亲或重组家庭里,这在学生登记表上一点看不出,而且还特别怕老师上门发现。三是有个别比较呆板或固执的家长,对老师或有成见或不信任,不太愿与老师交流。虞玮说,作为教师必须尊重他们的意见。

  据了解,大多数中小学都对班主任家访做出了量的要求,一般是要求对起始年级和新接的班级必须做到百分之百学生家访,每学期家访的学生原则上要达到10%。在学校教育理念中,家访一直被看作是实地了解学生成长环境、增进与家长深入沟通的重要途径。至于学生家庭的诸如经济现状、家庭成员的特殊结构等问题,的确算是家长和学生的隐私,但要不要对班主任也秘而不宣,也是存在一定争议的。拒绝家访的家长是不想让老师看到各自的家庭隐情,甚至不想让老师知道自己的孩子有点“特殊”,就怕老师过于另眼相待而给予特殊“照顾”,从而让孩子在班级里显得另类。但也有的老师认为,老师是不会随意将学生的家庭隐私泄露给其他人的,这也是起码的师德要求,但自己在了解了实情后,更便于教育的针对性,也能更有效地做好相应的关心和照顾工作。

  创新方式注重实效

  虞玮说,她在家访前都会征求家长的意见,有些家长会很委婉地说:“老师,我们家住得远,你那么辛苦,还是我来学校吧。”对于这样的家长也不能太强求一定要家访。也有业内人士表示,现在有微信等多媒体手段,而且人们越来越注重个人隐私的保护,不太希望陌生人走进自己的居住环境,所以,传统意义上的家访完全可以被另一些创新方式所替代。

  “家访可能也是我们国家教育的特色之一,在国外很少有家访一说,都是学校约请家长来校面谈。”上海七宝德怀特高级中学校长王芳说,如今在国内的一些国际学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学校,基本上已经采用国外惯用的约谈家长的方式进行家校沟通。“在德怀特高中,除了一学期一次的家长会,学校还会每学期至少约请家长到校做一次个别的访谈,时间一般在50分钟左右,参加的可以是父亲或母亲,也可以是父母双方,学生也被要求暂时停课一同参加,学校则会派出包括班主任、课程部老师、升学部老师在内的‘全套阵容’。面谈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听取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二是向家长报告学生的学习情况、成长情况,以及未来的升学指导。这样一种家校沟通,比班主任单枪匹马地去学生家里走一趟更有效果。”她说。

  首席记者 王蔚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热线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综合新闻·话题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阅读/连载
   第A23版:市场之窗/资讯·广告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5版:好吃周刊
   第A26版:我家厨房/好吃周刊
   第A27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广告
   第A28版:美食地图·广告/好吃周刊
老师欲上门被拒 如何家访更有效?
钻空子 乱停车
沟通很必要 规矩不可少
从“背对背”到“心连心”
快去与萌宠“约会” 精彩互动等你来
新民晚报综合新闻·话题A10老师欲上门被拒
如何家访更有效?
2017-08-17 2 2017年08月1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