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8点多,上蔬永辉嘉善路中心菜场店人头攒动。应勇一行来到店里,察看农副食品供应情况。市领导拿起青菜、西红柿等蔬菜,详细了解价格、产地情况,并与买菜的居民亲切交流,询问他们价格是否实惠、质量是否满意。
近年来,线上线下结合的“智慧微菜场”入驻本市很多住宅小区。市领导来到食行生鲜盛源大厦店,了解业务模式创新和食品安全检测等情况。市领导鼓励企业继续探索新技术、新业态,为居民提供更多便利。
随后,应勇一行来到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市领导察看果品、肉类等交易区,并通过视频察看蔬菜、肉类等质量安全检测情况。市领导关心该中心如何发挥价格调控作用,中心负责人说,如大数据监测发现上涨苗头,就从全国加大客菜调运力度,平抑价格。
在座谈交流时,市商务委、市农委分别汇报本市“菜篮子工程”建设、地产蔬菜生产和供应情况,静安区汇报了该区蔬菜保供稳价情况。
应勇指出,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关键要按照中央要求和国际大都市标准,加快建设高质量的农产品供应市场体系。要坚持目标导向,确保供应、确保安全、确保价格基本稳定,让市民吃得上、吃得好、吃得安全,吃上“平价菜”、“放心菜”;要坚持问题导向,找差距、补短板。要强化责任、明确分工,把“菜篮子”责任制落到实处。要系统集成、统筹协调,加强农产品生产、流通、管理等环节紧密联动,确保市内供应与市外供应互为补充,保障全市蔬菜供求基本平衡。要加快西郊国际、上农批等平台建设,推动区域批发市场转型,最大程度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流通费用,让人民群众得实惠。
应勇强调,要改革创新、先行先试,更多运用市场化、信息化手段,推进“大市场、大流通、大基地、大数据、大合作”,推动主体、模式、载体创新,鼓励产地和零售终端直接对接;大力推动“互联网+菜篮子”,积极扶持一批新模式新业态企业;促进传统菜市场转型升级,作为今年市政府实事项目,新建30家2.0版标准化菜场要加快推进。
副市长彭沉雷参加调研座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