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8月23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记者手记】
建“专家门诊”迫在眉睫
  事实上,2008年静安区对常德公寓完成过一次彻底的修缮复原工程,阮仪三教授曾表示,常德公寓的修缮和其他历史建筑一样,需要做到原汁原味,而且整体性也很重要。因而在修缮过程中对底楼原有商户也进行了搬迁,取而代之的便是今天我们所见到的这家极其符合常德公寓气质的实体书店——“千彩书坊”。那一次修缮复原更因其在当时就实现了对常德公寓的活态保护,而一直被业界誉为是近年来上海对于优秀历史建筑以及名人故居的修缮和保护中的成功案例。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上海保护类老建筑中属于国有产权的占70%,属于居住类建筑占52%。也就是说,有相当数量的老建筑,目前是各级的房管部门进行日常维护的,虽然在房管部门中不乏能够维修各类问题的“全科医生”,但如果遇到疑难杂症的时候,就很难找到一个能拍板的人,为老建筑建立“专家门诊”已经是迫在眉睫。   

  如今,在上海一些重要历史建筑的修缮过程中,我们常常看到许多专家的身影。不少上海的建筑修缮专家在中国,乃至世界上也具有一定的地位。虽然上海对于保护历史建筑已经有了专家库,但只有报审项目才请专家评审,今后能否制定相应的规范,让老房子保护具有一定的准入门槛,即使是一般的保护建筑,如果需要重大维修时,也需要专家组来确定需要哪类资质的机构可以参与。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热线
   第A10版:综合新闻·话题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财经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健康E题/新民教育
   第A15版:健康E题/新民教育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夜光杯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阅读/连载
   第A27版:汽车周刊
   第A28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A29版:新民健康
   第A30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B01版:广告
   第B02版:广告
保护老建筑更需要“专家门诊”
建“专家门诊”迫在眉睫
新民晚报要闻A06建“专家门诊”迫在眉睫 2017-08-23 2 2017年08月2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