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9月11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标点趣谈
李荣
  李荣

  偶读顾颉刚先生的《笔记》,其中一则言及“标点之必要”,实在极有趣味,让人发笑。

  顾先生引一山东农民之《春帖子词》,无标点“一气”而下,是:“今年好劣运少不得打官司做酒做成醋又酸了喂猪喂成象老鼠都死了”。

  那么要去读,总是要点断,却是点在不同的地方,完全是善意恶意“两读法”了。善意读之:“今年好,劣运少:不得打官司;做酒做成;醋又酸了;喂猪喂成象;老鼠都死了。”恶意读之:“今年好劣运:少不得打官司;做酒做成醋,又酸了;喂猪喂成象老鼠,都死了。”

  顾先生是民俗民谣的专家,他便又想到吴中地方俗传有这么一句,也可以这么地“两读之”:今年真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善读当然是:今年真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而恶读却是:今年真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

  中国古书全无标点,所以用句读来点断,就成为古来学子从小的“童子功”了。这个功夫可以说难有几个人修得圆满,保不准在哪里就露出马脚,把一个古文功底“八宝楼台缺一角”的那个地方暴露出来。

  记得当年语堂先生提倡晚明小品文,对于三袁推崇佩服之至,那当然就要组织人来动手选编他们的文选,不可免地就要用一用那个点断的童子功了,却不幸还是露出了不少破绽。

  鲁迅先生那时已经与语堂先生交恶,见到三袁选本里面句读上的错误,当然是不会放过,狠狠地刺了一下,而且言下是说三袁文不见得这么难吧,如点其它深奥一点的文章,那就更不知道错到哪里去了。

  其实,平心而论,在古文的句读上,谁也没有十足的把握,所以最好的态度还是原谅和理解。那里面的疑难可以说是百样都有:有些辞句,实在是“两可”,这样点可通,那样点亦可通,意思的高下,有时也是姑且论之而已,如一定要有标准答案,那只有起原作者于地下,让他拿起笔来自己点。有些辞句却可能是历代传写本身有错漏了,那当然是点不大断,各家凭自己的推想聊补“历史的斑驳痕迹”。还有,就是干脆点错了,这或者就是各人阅读时各人特有的“盲点”亦未可知,这个地方你没有“盲点”,当然觉得出错简直不可思议,却保不准在那个地方,所有人都没有问题,却独独你有了盲点,看不真切,那也是没有办法。所以,这种地方,大家总还是多理解一点就好了,看见有错,笑笑也便罢了,因为笑的人也难保没有被人笑的机会。

  而颉刚先生这里举出的例子,却是別一路,是特意留出的两套“活眼”,哪里是“标点之必要”,实在是“标点之无必要”,一标点便成“死眼”,哪里再逗得来“无标点的活眼”里的哈哈笑声呢?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72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热线
   第A08版:科创上海
   第A09版:财经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军界瞭望
   第A23版:军界瞭望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石伽先生赠对联
死生
圆明园路(剪纸)
女孩比男孩更强
标点趣谈
故乡秋色
100把停不下来的刀
新民晚报夜光杯A20标点趣谈 2017-09-11 2 2017年09月1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