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创作72载
从沈浮开始,有王元龙、汤晓丹、梅千、张骏祥、吴祖光、李萍倩、徐昌霖、卜万苍、程步高、朱石麟、叶明、费穆,后来谢晋拍《红色娘子军》、《牧马人》,还有张艺谋拍《活着》,可以说牛犇从中国电影第二代导演开始,与每一代导演都有过合作。至于拍过的作品数量,牛犇说没有认真统计过,以前也没有记录,从1987年不担任上影厂电视部主任后才做了一个记录。翻阅记录本,从1987年10月到2012年年底,他所参加拍摄的电影、电视剧已有222部之多,不包括临时救场的友情出演。牛犇从1945年10岁开始参加第一部电影,他的多产在老一辈艺术家中也算是首屈一指了。尤其,他至今仍坚持创作,去年还出演了一部公益电影,两部微电影和一部电视剧。
牛犇不仅演戏认真,塑造人物出彩,他的手特别巧,爱琢磨也是出了名的。上影演员剧团演过很多话剧,当年舞台上很多生活道具都出自牛犇的点子,比如《相亲记》中的虾仁面条都可以乱真,更绝的是他在碗底下放一个汽水瓶盖,盖子里放上艾叶,点着就会冒烟,这样端上来的面条显得热气腾腾,令人叫绝。
演好戏是第一位的
在这次获得金鸡奖“终身成就奖”前, 1995年上海电视台曾经为庆祝他六十岁生日,组织了一个活动,也叫牛犇记忆犹新。他说那是对他从事电影事业的一次极大鼓励。当时,60个少年儿童为他献上60朵玫瑰花,为他祝贺生日。牛犇望着戴红领巾的少年以及很多年轻演员说了一段掏心窝子的话:“首先你们真的爱电影吗?真的喜欢演员这个职业吗?如果是真的,那就要准备好为这个事业作出奉献、作出牺牲。这也是那些曾经关心我、爱护我的前辈们所共同努力追求的目标。”
提到前辈,赵丹对牛犇的表演影响很深,他常常鼓励牛犇:“小牛子,最近这个戏演得不错,很真实,很动情,让我也感动了。”1957年在拍《海魂》时正好遇到评级定薪,当时牛犇闹情绪感到自己定级太低。赵丹语重心长地对牛犇说:“演好戏是主要的,不会因为你的级别高低而定你的戏好戏坏。观众喜欢一个演员不是因为你的级别,而是你的戏演得好不好。别闹情绪了,好好演戏才是最主要的,有些事一定要看得淡一些,小老弟记住我的话。”这席话牛犇终生难忘。
本报记者 孙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