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如今的申花,当跳出一场比赛。崩盘貌似只用了4分钟,但衰败却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从这5年上海德比的进程,可以清晰地看到申花自由落体的轨迹。
惨败,不是上港踢得多好多神勇,是申花自己踢得太臭太无能。或者说,球员在场上想努力,他们却发现,无力回天、无能为力。
一位同事是申花的铁杆球迷,在上一轮主场被河南建业逆转之后就放狠话“今年再也不想去现场看申花比赛”,但昨天还是忍不住走进了上海体育场。惨败之后,痛心至极的他连续发问:为什么瓜林在续约后就再也上不了场?为什么五大外援能用的只剩下两个?为什么这么多年的引援就没留下两个管用的国内球员?
确实,堂堂豪门申花,怎么沦落到锋线上只能用一名中乙球队的无名小辈?怎么就找不出一个靠得住的中后卫呢?
输已经输了,再多的抱怨和责备都没有用。正如那位痴心球迷所言,更应该值得反思的是,申花最近这么多年来的引援政策,以及对外援的管理和策略。用吴金贵的说法,现在的申花在“还债”。过去几年,他们欠下的太多了。
丧气的话不多说,不如向前看。这个赛季再怎么折腾,结局可能也就这样了,毕竟能改变的极其有限。申花的底蕴还在、人气还在、影响还在,但愿明年,申花能够吸取教训、知耻后勇,重新换一个活法,慢慢唤回往日荣光。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如果一场惨败能换来真正的痛下决心,迎头赶上,也算是输得有价值,就当一无所有、从零开始吧。
关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