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创新中心理事长、上海市政府参事室主任、中国WTO事务咨询中心总裁王新奎在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他表示,目前,全球化已由价值链份额创新竞争阶段进入到价值链升级竞争阶段,具体表现为服务与制造领域ICT革命以及创新知识全球化。全球化趋势势不可当,对于中国来说,自贸试验区将处于引领地位。
他认为,新形势下我国自贸试验区要创新吸收外资政策,要尽快取消对各级政府的吸收外资额的政绩考核指标,从外资的直接收益性激励转向间接的体制性激励。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朱民表示,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桥头堡,“我们要软硬结合,要通过软件的升级提升硬件的功能,把走出去和引进来结合在一起,要把上海的资源、尤其是上海金融中心的资源成为服务‘一带一路’的支撑点,这就是我们自贸试验区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些主要的考虑。”
本次论坛还同期发布了“上财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指数”,上海自贸区指数为81.35,领先于其他三个自贸区,广东、天津和福建分别为80.58、79.71和79.90,后成立的自贸区与上海发展差距在缩小,三地自贸区在学习上海的同时也有着自身的发展特色。项目组在调研过程中也发现,位于自贸区内企业的信心与满意程度要显著高于区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