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近年来,上海法院审理的消费纠纷案件数量稳中有降,主要原因为电信服务合同纠纷逐年持续下降,且下降幅度明显。
如今,网购消费已成为重要的消费方式,网络购物在给消费者带来便捷、优惠购物的同时,也对产品质量监管、售后服务保障、消费者权益保护带来了新的挑战。上海法院近年来审理的此类案件虽然数量不多,但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2015年为265件,2016年快速增长至612件,2017年更是跃升至1053件。
值得注意的是,精神体验类消费纠纷呈增长态势,消费者维权领域从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求向追求消费品质、消费安全方面延伸,从传统的实物类消费向体现个人情感体验的精神消费领域扩展,如旅游合同纠纷近3年受理的数量分别为301件、672件、751件。
在今天的发布会上,上海高院发布了2017年度上海法院消费者诉讼维权十大典型案例的内容。这十大案例主要涉及电商、食品安全、养生健身、汽车大额消费及共享经济新型消费5个领域。
比如在电商领域中,有因故意欺诈而引发的消费纠纷。被告姚某在原告某著名网络公司的电商平台上开设网店,销售掺假的猫粮,原告起诉要求姚某赔偿因此造成的损失,获得法院支持。据悉,该案是全国首例网购平台主动打假民事诉讼案。
再如,在食品安全领域,案例中包括由于销售不安全食品引发的消费纠纷。徐某诉敬某、某网络交易平台公司网络购物合同纠纷一案中,被告对于其销售的俄罗斯进口奶粉,无法提供报关单据、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等,法院认定涉案奶粉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判决其承担“退一赔十”的赔偿责任。
据悉,为严厉制裁经营者的恶意欺诈等行为,上海法院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安全法》规定的退一赔三、退一赔十等惩罚性赔偿制度,从有利于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出发,严厉制裁经营者的恶意欺诈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