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7: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5月23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林则徐尴尬“求医”
陆其国
  陆其国

  看过电影《林则徐》的观众,应该不会忘记赵丹饰演的“民族英雄”林则徐当年在虎门销烟时的英豪壮举。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虎门禁烟期间的“钦差大臣”林则徐,偏偏遇上了一桩尴尬事,此事无关禁烟,却与林则徐身患“痼疾”相涉,那就是困扰他多年的疝气。一个人患病本不值得大惊小怪,谈不上什么尴尬,包括林则徐。让他尴尬的,是他的“求医”过程。

  林则徐对“外夷”一直深恶痛绝,他离世前半年,因病回到老家福建休养期间,得知有两名英国传教士,获准在福州城内借佛寺居留行医,即率领福州士绅,发起了一场驱逐洋人出城的活动,史称“神光寺教案”。且说1839年林则徐在广东禁烟期间,不知是出于生“外夷”的气,还是因为过于劳累,总之他的疝气病又犯了。就在这时,有人告诉他,曾获耶鲁大学医学博士学位的美国长老会牧师伯驾,早于1835年就在广州开设了“新豆栏医局”行医,每天门庭若市。于是就向林则徐介绍了伯驾医生。

  殊不知“钦差大臣”的尴尬即由此生:去治还是不去治?思来想去,林则徐到底没有讳疾忌医。就这样,不一日,伯驾手中便出现了这样一份病历档案:“病例6565号。疝气。病人:林则徐,钦差大臣。”有意思的是,林则徐本人却并未与医生伯驾直接“谋面”。美国人乔纳森·斯潘塞在《改变中国》一书中记载:林则徐于这年7月通过大商人伍浩官转给伯驾一封信,请求“开具治疝气处方”。伯驾便建议绑扎疝气带,但表示必须由医生亲自给患者绑扎。林则徐得知后,最后派了一位与他同病相怜的下属前去试诊。这名下属用了疝气带后,感到顿觉舒适。于是,几天后,一个自称是林则徐“兄弟”,且与林身材相似的人前去向伯驾求疝气带,并说“凡他适合的托带,必然适合其兄”。这次伯驾总算答应了。后来患者反馈,“疝气带好极了”。这位患者即是林则徐。

  十一年过去,林则徐疾病缠身,终告不治。后来新发现的有关林则徐的史料《讣文》记载,1850年11月“18日(林则徐)连进药剂,吐止而喘转剧。……至夜,两脉俱空,上喘下坠……迨漏尽,喘急愈甚。……遽回顾曰:‘星斗南!’语毕,舌蹇气促。延至十九日晨刻,竟尔弃养”。清人史料关于林则徐临死前大呼“星斗南”,都“莫解所谓”,即不知所指。还是已故当代历史学家朱维铮在《音调未定的传统》一书中“解谜”道,“清人笔记述及此事,对‘星斗南’这三字都‘莫解所谓’。其实并不难解,所谓‘星斗南’,正是闽语‘新豆栏’的对音。他因君命在身,将死时仍盼有医道高手施治,因而念及十一年前曾经解除他宿疾的新豆栏医局,应说是在情理之中。”朱维铮由此分析道:“可见他(林则徐)晚年对洋人的敌视,只因坚持‘卧榻之旁不容他人鼾睡’的古旧信念,而先前承认洋人确有长技的见解,仍然存留于潜意识之中。”

  细察林则徐“求医”的尴尬,即由此生。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广告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生态上海·专版
   第A10版:社会新闻·广告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广告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阅读/连载
   第A20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21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2版:汽车周刊
   第A2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A24版:广告
死谏
名句的另读
林则徐尴尬“求医”
九里山野菜
老车 (中国画)
瓜果人生
新民晚报夜光杯A17林则徐尴尬“求医” 2018-05-23 2 2018年05月2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