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7: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5月23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九里山野菜
(美)海龙
  (美)海 龙

  我父母是军医,我从小在部队大院长大。懵懂少年时家在古彭城九里山飞机场,就是古诗词里“九里山下摆战场”的九里山。当时是空军008基地,即今天空军后勤学院。上世纪60年代初粮食不足,到飞机场就地取食是我童年一乐,那片无垠的草地曾经救济过我们空虚的胃。

  草地连着森林,浩瀚无边。一到春天,荠菜、马齿苋、扫帚菜、金针菜、嫩茼蒿、野菠菜、野芹菜满地皆是。童年记忆中,这些野菜大多带一点苦,也带一点甜——或许就是所谓的“回甘”罢?

  记忆中最有名的大约是荠菜。小时候对它最没好感。后来读古诗,我常常不能理解古代诗人对荠菜的赞美。中年以后,方悟到农业社会的诗人很多是务农的,他们也大多有野菜情怀。

  开春时就吃荠菜,犹忆到五月端午时煮荠菜水,据说喝它明目防百病。少年时觉得它难喝极了。那时候荠菜遍野,农村人也剜了来城里换点儿小钱。一大篮子卖不了几毛钱。没想到几十年后,眼下城郊已无野地,像野荠菜这样当年的土物却成了宝贝。

  别的土菜还有蒸洋槐花、蒸榆钱子、蒸紫藤花。小时候特别讨厌这些蒸菜。没想到现在返家,这些东西都成了童年的味道,蘸着蒜泥,我和弟妹们吃着不胜唏嘘。

  印象最深的是飞机场的苔藓类食物地衣。地衣学名叫松石蕊、石耳、地钱菜等。它可炖、炒、烧汤、凉拌,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地衣内含多种氨基酸、矿物质,且钙含量之高是蔬菜中少见的。但它带点儿土腥气,可以用辣椒炒食,如果能加上个鸡蛋,那就美透了!

  今天科学研究发现,地衣还是一味补药,富含各种有机微量元素,对大脑、骨骼、皮肤和内脏发育都有帮助,还能提高免疫力。歪打正着,我小时候没少吃它。

  奇怪的是,地衣似乎只在九里山飞机场有,彭城其他地方我至今没有发现。它和木耳、蘑菇等都更接近是江南的风物。譬如雨后春笋是说南方的,而古彭城是苏鲁豫皖交界,竹子不多,但气候温润,雨后飞机场草丛里地衣疯长。有的地方是一坨坨的,最多时一天几乎可以拣半麻袋。这当然吃不完,好在它可以晒干长期储存。晒干的地衣极轻,一两干品估计可以泡出一脸盆。

  现在,我居住的曼哈顿上城西边哈德逊河畔,春天长满了荠菜,很是诱人。它们跟中国荠菜长相几乎一模一样,只是更肥大更茂盛更张扬。用手一捻,荠菜味很淡,几乎闻不出来。有中国同事忍不住挖了一点儿回家包饺子,据说很失望,美国荠菜“傻”而无味。而且,别看野菜在河边满坑满谷都是,但这是国家公园,若是采摘路人会侧目甚至劝阻。这是国情,不像在故乡时“野渡无人舟自横”,可以享受随意采摘的诗性乐趣。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广告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生态上海·专版
   第A10版:社会新闻·广告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广告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阅读/连载
   第A20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21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2版:汽车周刊
   第A2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A24版:广告
死谏
名句的另读
林则徐尴尬“求医”
九里山野菜
老车 (中国画)
瓜果人生
新民晚报夜光杯A17九里山野菜 2018-05-23 2 2018年05月2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