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形势严峻
23家上市车企今年一季度的营业收入同比呈现出13升、10降的局面,形势比去年严峻。而2017年报显示,这23家车企有16家实现增长,仅7家出现同比下降。梳理后发现,今年一季度营业收入由红转绿的有安凯客车、曙光股份、力帆股份、东风汽车、福田汽车及江铃汽车6家企业;由绿转红的,则有宇通客车、金龙汽车、一汽夏利3家车企,持续飘红与飘绿的车企比例为10比4。
23家汽车的营业收入合计4067亿元,国内车企中的“巨无霸”上汽集团的占比就超过一半,达到2388亿元。另外,营业收入超过200亿元的还有长城汽车(265.73亿)、比亚迪(247.38亿)、长安汽车(200.11亿),进入“百亿俱乐部”的有广汽集团(194.54亿)和江淮汽车(128.80亿)。
众泰汽车实现营业收入54.46亿元,以917.68%的同比增幅遥遥领先于其他车企,这也是23家车企中,唯一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达到3位数的企业。原因是公司2017年完成重大资产重组,收购了永康众泰汽车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权,主营业务变更为汽车整车生产制造。而同比增幅垫底的海马汽车,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6.95亿元,与去年同期的33.79亿元相比下降约50%;原因明显是销量不济。
利润喜忧参半
23家上市车企一季度净利润合计176.62亿元,11家同比实现增长,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均飘绿的有8家企业。在传统整车企业中,上汽集团、东风汽车、长城汽车、北汽股份、广汽集团均实现净利润正增长,而长安汽车、江淮汽车、比亚迪、一汽轿车同比均负增长。其中,上汽集团净利润总值达97.07亿元,在所有车企中遥遥领先,同比增长17.5%;广汽集团一季度实现净利润38.80亿元,同比微增1.34%;东风汽车结束持续两年的负增长,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84.17%。北汽股份净利润达到40.7亿元,同比增长21.35%。此外,中国重汽净利润1.9亿元,增长15.37%;金杯汽车净利润2025万元,增长137.91%。与众泰汽车相似的是,金杯汽车也是通过资产重组,剥离整车制造业务,达到优化结构、实现扭亏为盈。
一季度利润下降的汽车公司最值得关注的是长安汽车,旗下合资品牌销量一片惨绿、自主品牌则受到商用车拖累表现乏力,一季度净利润13.92亿元,同比下降42.04%。受新能源财政补贴减少影响,比亚迪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83.09%;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则亏损3.29亿元,同比大跌超过173%,一季度净利润下降超过200%的公司有:福田亏损6.04亿元,暴跌792.7%;安凯亏损8200万元,下滑252.39%;海马汽车净利润更是大幅下滑271%,亏损8638万元。
负债率走高位
23家车企中,有10家企业的资产负债比率环比上年四季度呈现上升趋势,13家企业有所下降。低于60%的企业有10家,其中最低的是广汽集团,仅37.21%。在这23家上市企业中,去年巨亏16个亿、屡传退市的一汽夏利,今年一季度102.82%的资产负债比率极为显眼,说明一汽夏利已经资不抵债。
另外,负债率超过80%的有金杯客车、安凯客车和亚星客车三家,中国重汽和中通客车也超过了70%。客车企业中负债率最低的是客车行业龙头宇通客车,仅为55.3%。在国家新能源财政补贴收紧的情况下,商用车特别是客车行业资产负债率在高位行走,越发举步维艰,同时反映客车企业陷入过度依靠财政补贴度日的怪圈。
发展是硬道理
不可否认,成本、补贴退坡是影响汽车企业效益的因素,但起决定性作用的却是企业的竞争力。
上汽集团一季度交出了一份亮丽的财报,得益于这些年来,上汽集团苦练内功,关键技术不断提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拓展市场取得成效,企业产能逐步释放,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大增强,特别是自主品牌销量已达规模效应,一季度大幅提升54%,业绩符合预期。
经过一年艰难的产品结构调整,长城汽车旗下高端品牌WEY两款车型连续销量破万,单价较高的全新哈弗H6占比不断提高、长城汽车的盈利能力正在迅速恢复。长城汽车把今年目标定为116万辆,增幅仅8.25%。这说明长城汽车步伐更为稳健,更加重视核心竞争力与高质量发展。 雍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