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5月25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只土,更有味
李君兰
  李君兰

  说起崇明话,跳入人们脑海的恐怕多半是那段来自上海滑稽戏里“吃啥吃蟹”的经典桥段,也因此留给了人们崇明人说话“土”得令人发笑的印象。

  崇明话“土”,这与崇明当地的风土人情有着密切联系。崇明岛自唐代武德年间在长江口形成以来,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岛上居民主要来自江南地区以及因战乱从北方迁移而来的移民,来自各地的移民在长期艰苦的垦拓环境中逐渐融合,江北风、江南情,形成了崇明岛独特的风俗和独特的崇明方言。在这个四面环水、交通不便的岛上,崇明方言成了吴语北部边界地区比较稳定、古老的、很有特点的一种方言。

  事实上,崇明话不只“土”,更有“味”。千百年来,崇明人积累了许多为人处世、生产生活及自然规律等方面的经验智慧,形成了许多具方言色彩和地方特点的谚语、俗语、歇后语。如看懂了四季变化规律后说的“白露身不露,寒露头勿露”;看懂了人各有命后说的“鹅吃砻糠鸭吃谷,各人自有各人福……”这些崇明话言简意赅、诙谐幽默、富有哲理,既是充满生活智慧的崇明人对自然与社会现象的认识,也是对创造美好生活总结的珠玑真言,口口相传、流传至今。

  如今,能说一口流利崇明话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能灵活应用崇明谚语、俗语、歇后语的更少。凝结了千百年民间智慧的崇明谚语、俗语、歇后语已入选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家装专版
   第A12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3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广告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连载
   第A21版:阅读
   第A22版:金色池塘
   第A2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A24版:家装专版
与陌生人撞个满怀
栀子花 白兰花
不只土,更有味
童年尬事
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痛风患者运动要平和
老太的喟叹
王旦之清
新民晚报夜光杯A19不只土,更有味 2018-05-25 2 2018年05月2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