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新民晚报品牌项目“市民读书会”第十四场活动“红色系列”之“学英雄、讲故事——为隐蔽战线情工人员树碑立传”姚华飞讲座在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多功能厅举行。著有《谍海烟云》《特科秘密战》《谍海生涯》和《谍海·奇案·秘闻》等当红谍战作品的姚华飞,和读者们分享了朱道南、李白、刘人寿、沈安娜等谍战英雄的故事。
按住蒋介石脉搏的人
多年前,在北京西苑某宿舍楼里,沈安娜指着墙上镜框里的“老照片”,给姚华飞讲述当年的战斗故事,让他至今记忆犹新。
那是1948年4月,国民党正在南京召开临时会议“竞选”总统。主席台上,神色冷峻的蒋介石在主持会议,右侧速记席上,端庄文静的女速记员埋头记录,一枝纤巧的笔在她手里不停地画出一串串速记符号。这位女速记就是沈安娜,她已在蒋介石身边担任国民党中央党部机要速记十多年。通过她手中的笔,一份份绝密情报,通过丈夫华明之、直接领导人吴克坚传给周恩来,传给党中央,她被称为“纤笔奇兵”,那个“按住蒋介石脉搏的人”。
华明之夫妇是真正的“潜伏者”。沈安娜隐藏在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处任速记员;华明之打入军统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电讯总队任职员。这对中共领导下的秘密情报员伉俪,插入国民党心脏机构达十多年之久。无论是蒋介石亲自主持过的会议,还是国民党各个部门的秘密会议,无一不是他们获取情报的来源。在白色恐怖的年代,他们珠联璧合,相互掩护,并肩作战,才在隐形战线做出杰出贡献。
2010年6月16日,沈安娜在北京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享年95岁。她在弥留之际,嘴里还喃喃自语:“我暴露了?他们抓人了,从后门跑……”这正是当年白色恐怖时,沈安娜、华明之等地下工作者最担心的事。
墓碑上唯三个字“归来兮”
1982年9月16日,在年仅28岁的隐蔽战线女英雄萧明华牺牲32年后,她的灵骨移送到北京八宝山革命烈士陵园安葬。墓碑的背面没写生平,只有她的战友朱芳春手书的三个字:“归来兮!”她,就是著名作家谢冰莹口中“中国最有希望的女作家”——萧明华。
萧明华祖籍为广东潮阳人,1922年8月出生于浙江嘉兴。1947年在北平参加地下工作。1948年6月被中共冀中敌工部派往台湾进行情报工作,公开身份是台湾师范学院教师。1950年2月6日,因身份暴露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在狱中受尽各种酷刑,却始终没有泄露党的机密,1950年11月8日英勇牺牲。
萧明华潜伏台湾多年,和于非假扮夫妻,通过智取、密拍等手法,窃取到敌方《海南岛防卫方案》《舟山群岛防卫方案》《台湾兵要地志图》等6份绝密资料。对于解放我沿海诸岛,起到了重大作用。
深夜被捕时,萧明华从容镇定地在敌特眼皮底下,取下了搭在后窗外竹杆上的旗袍,向战友发出了危险的报警信号。在生命最后的片刻,台北马场田丁刑场上,萧明华仍昂首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
上世纪80年代初,萧明华被中央调查部追任为中共党员、革命烈士。这时,她的家人、亲友才真正知道“我们心爱的华宝是中共地下党秘密情报员”。传奇红色特工萧明华,牺牲时年仅28岁,她的遗书上写道:“不要带我的遗骨回家乡,就让她在台湾吧!”
本报记者 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