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我国第一代高轨气象卫星最后一星成功发射~~~
我国第一代高轨气象卫星最后一星成功发射~~~
我国第一代高轨气象卫星最后一星成功发射~~~
我国第一代高轨气象卫星最后一星成功发射~~~
我国第一代高轨气象卫星最后一星成功发射~~~
我国第一代高轨气象卫星最后一星成功发射~~~
我国第一代高轨气象卫星最后一星成功发射~~~
     
2018年06月0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国第一代高轨气象卫星最后一星成功发射
风云二号:我“出生”在上海
叶薇 郜阳 董纯蕾
  昨天21时07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抓总研制的风云二号H气象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H星是我国第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最后一颗,将与在轨的风云二号E、F、G星开展组网观测,对保证我国两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业务接续有着重要的意义。这颗卫星完成在轨测试后,将专注为中国西部地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天气预报、防灾减灾等提供支撑。值得一提的是,风云卫星“出生”在上海,其主要载荷扫描辐射计也系上海“出品”。

  一个屋檐下造卫星

  据风云二号卫星总指挥李海生介绍,风云二号H星是风云二号所有卫星中可靠性最高、性能最稳定的卫星。风云二号的卫星一颗比一颗先进,性能一颗比一颗优化。据风云二号总设计师曹亮透露,风云二号H星相对于前一星,共有15项技术状态得到改进提升。

  在风云卫星“出生地”上海,卫星厂房伴随风云变幻,几经更迭。过去,每逢风云二号要进行整星噪声、振动、模态、热真空等试验,上海航天都要组成一个庞大的试验队,将卫星分解后运往北京、南京等地。为确保风云二号及后续诸多型号顺利研制,上海航天先后建造了3个大型总装总测厂房,引进了先进的测量系统。H星诞生在智慧车间不断成熟之时,享受到了“一个屋檐下造卫星”的“实惠”。

  以数字化技术为推动力,上海航天持续开展了三维数字化研制、设计制造一体化平台构建、数字化单元集成应用、卫星AIT智慧车间建设、试验综合管控平台建设等一系列工作,为H星的成功研制提供了有力支撑。

  现在再走进这里的卫星总装测试厂房,人们看到的是数字化信息中心的在线监控、卫星AIT过程的数据和照片自动采集、平板电脑上各项流程的流转和签署、智能物料库的统一管理与配送、温湿度、电磁辐射在线监控与报警、设备运行状态监控等场景。 

  核心载荷上海出品

  拥有可见光、中波红外、水汽、长波红外和长波红外分裂窗五个光谱通道的辐射计;每30分钟可获取一幅地球圆盘图信息,具备灵活、高时间分辨率的区域扫描能力;在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活跃时期,加密观测的频率达到每6分钟一次。这一切都有赖于风云二号H星的核心光学载荷多通道扫描辐射计,由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承担研制。

  风云二号气象卫星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代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其核心遥感仪器——多通道扫描辐射计需要将光、机、电、红外探测器、辐射制冷和薄膜光学等多种技术综合应用在一起,世界上只有为数不多的国家能够设计制造。

  上海技物所自1983年开始了静止卫星光学有效载荷研制的策划与预先研究。科研人员“白手起家”,从学习、调研、思考,到引进、消化、吸收,最终实现了技术改进、自主创新和稳定发展。“搞科研就是要有点牺牲精神”,这是上海技物所风云二号研制团队核心、卫星副总师陈桂林院士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研制团队三十年来的真实写照。带领团队完成多通道扫描辐射计初样产品研制时,因过度疲劳他患上了突发性耳聋;参与风云二号首次发射时,忽然视网膜脱落……就医治疗后稍有好转,陈院士便又回到工作岗位。

  更高质量服务全球

  风云二号H星将在与我国新疆喀什相同经度的赤道上方,专注服务“一带一路”战略,重点为中国西部地区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服务,实时获取中国及其周边地区可见光、红外云图和水汽分布图,收集并转发气象、海洋和水文等环境监测资料,播发数字展宽云图,严密监视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天气系统的变化。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同时拥有极轨和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国家。从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一号到风云三号,静止气象卫星风云二号到风云四号,40余年来实现了我国气象卫星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

  上海航天已经成功发射我国的全部17颗气象卫星,目前包括4颗风云二号、3颗风云三号、1颗风云四号在内的8颗卫星在轨运行。 

  本报记者 叶薇 郜阳 董纯蕾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综合新闻·广告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广告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A21版:汽车周刊
   第A2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A2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提早出行 避开高峰 切勿迟到
风云二号:我“出生”在上海
高考后两天有点闷 英语“听说”或遇雷雨
“一点一方案”保考点安全
多措并举“零差错”护考
减少噪声辟绿色通道
高考天气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6风云二号:我“出生”在上海 2018-06-06 2 2018年06月0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