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2:康健园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12月17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精神运动康复
推进医养结合再升级
凌溯

  上海是我国最早一批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也是我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大型城市之一。截至2017年底,上海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483.6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33.2%,其中约有60万老年人的日常活动需要照顾。居家康复与社区康复是老年慢性病管理的必然趋势。如何推进医养结合,开展老年慢性病管理和老年健康管理,实现健康寿命的目标,值得医养健康行业乃至全社会深入探讨。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陈文华教授是最早将“精神运动康复”理念引入国内的康复专家之一。在2018医养结合健康管理论坛上,她介绍,精神运动康复是针对基因、发育或机能紊乱及退变等各种原因引起的精神运动功能障碍,所采取的非药物治疗的理论与方法。精神运动康复与精神病学和老年医学联系尤为紧密。在老年人防跌倒、认知功能障碍等相关疾病的康复中颇有成效。

  “精神运动康复”调动老年人积极生活的意愿,引导老年人主动参与各项锻炼项目,其核心是,老年慢性病的康复成效不是以某项医疗指标数据的好坏为衡量标准,而是在老年时期的情感体验为准,老年人是否有尊严地活着、是否有关怀地活着、是否有陪伴地活着;情绪上不因为言行不便利而充满无用感。让贯穿老年期的康复成为一段积极轻松的人生旅程。

  泰康申园康复医院院长夏国华表示,医养结合下的现代康复医院的医护服务,从过去以看病治疗为主,转变为以长期跟踪、主动维护为主的健康管理模式。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康复医学具体落实在三个方面:一是急救保障,为居民提供24小时紧急医疗救助、三甲医院转诊绿色通道;二是慢性病管理,通过健康信息,健康评估,健康干预等“健康管理三部曲”驱动“慢性病管理的五驾马车”,即规范诊疗,膳食干预,运动干预,健康教育,健康监测;三是老年康复,运用专业现代的康复手段,更加有针对性地对老年人实施老年康复管理,形成全程干预的老年康复完整闭环。凌溯 图 TP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40年 改革开放再出发
   第A05版:上海40年 改革开放再出发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科创上海
   第A09版:综合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军界瞭望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康健园
   第A23版:康健园/健康养生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2-23
扫码关注新民康健园官方微信
精神运动康复 推进医养结合再升级
“盂唇”损伤自愈差 微创修复效果佳
科普活动
公立医院引入“三焦点”人工晶体 推动眼科供给侧改革
新民晚报康健园A22精神运动康复
推进医养结合再升级
2018-12-17 2 2018年12月1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