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3月17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社区工作者的“三学”
石 路
  石 路

  在创新社会治理当下,不少社区工作者感觉活儿不易,难度越来越高。究其缘由,除了形势发展所需、目标要求高等因素外,还有“本领恐慌”。笔者觉得,提升社区工作者能力,既要有专业又需“接地气”,不妨试一下“三学”。

  学会说话,即要有群众语言,获取亲近感。社区是大家庭。居民碰到最多的是家长里短,讲得最多的话也不离“开门七件事”左右。这时,作为居委会干部,与居民打交道,最好用“烟火气”的语言来表达来交流,少讲那些官话套话空洞话,因为这些话会让居民无意中与你产生距离感。再一个,不要自己对上级精神没领会不“消化”,就老拿“上面”来“吓唬”人,这更会引起居民不理解不配合。时下,不少居委会引入一些有文化有专业的大学生、社区后备干部和转岗人才,虽说他们具有高学历且不少已获得社区管理专业的支撑,但由于年龄、学习、经历、环境、对象不同,或多或少与社区群众固有生活习性、模式有点“脱节”。这时,就应更多地“入乡随俗”,消除不必要的“隔阂”。

  学会做事,即要有多样办法,赢得信任感。做事最实用,也最能打动人心。居民有呼我就有应。有时,事情还得主动做提前做,给人以“想得真周到”的感觉。当然,居委会服务不可全包,还得按照自治共治机制来实施,达到共建共享的目的。笔者长期在基层工作,也深知居委会干部普遍较为怵的事情,即居民提出来的事自己解决不好或者说没法解决。这个当口,也是考验你能力的时候。谨记,不管什么事,只要合理的,一定要想方设法去做,并及时给对方答复。纵然一时无法操作抑或要过段时间才能有“眉目”,也要把处置过程原原本本地告知居民,让居民看到你的努力,从而赢得对方尊重与信任。万不可遇事就怯或推,而要多说“我试试”“我来想办法”。

  学会思考,即要有发展目标,提升责任感。社区要不要发展?不少居委会干部觉得,这主要取决于地方党委政府。说得有一定道理,可不全面。社区发展不是小事,涉及规划、财力、居民生活配套项目等等,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是政府“大目标”;但是,引导、带动居民培育自治特色、增加共治亮色、提高社区“成色”,恰是居委会干部应为、可为的“小目标”。有了这些和谐缤纷的“颜色”,不也能增强居民归属感、推动社区进步发展吗?所以,居委会干部在繁忙事务中,要抽时间多作些对社区有益的思考,从中引申出诸多“小目标”。譬如说,如何深入发动居民提高生活垃圾分类正确率?怎样增强《居民公约》的执行率?等等。有了目标,也就有了责任、有了方向。

  “三学”只不过是基础、基准和基本。欲跟上新时代社区发展脚步,消除“本领恐慌”,还当多学习、多实践、多感悟,把自己与社区融为一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新视界
   第A05版:新视界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文体汇
   第A08版:跨界/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聚焦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夜上海
   第A12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3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A1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6版:文艺评论/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文艺评论/星期天夜光杯
   第A18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A20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新民海外
   第A22版:多彩中国/新民海外
   第A23版:新民海外/比利时
   第A24版:加拿大/新民海外
社区工作者的“三学”
冯 大
智慧快餐
绞 脸
且以老歌共斜阳
春 笋
农家导游犬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A15社区工作者的“三学” 2019-03-17 2 2019年03月17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