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女白领新农村创业记
     
2019年03月17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春天的梦
——女白领新农村创业记
稼 穑
■吾舍田园
◀ 周少英在吾舍农场前
■ 万英在丰收的稻田里
■ 朱燕(后排中)与她的乡亲们
  ◆ 稼 穑

  编者按>>>

  她们是城市白领、会计、部门主管,但她们钟情于新农村,喜欢土地,痴迷于种植作物,她们的辛勤耕耘,既满足了热爱优质农产品的人们的喜好,为培养孩子们对田园的兴趣而创造条件。振兴乡村,有现代视野又有乡村情怀的年轻人的加盟很重要,这也是新农村保持生机活力的希望。

  阳春三月,黄浦江上游的浦南已是春色烂漫。

  早已听说在浦南的乡村有三位巾帼,眷恋着泥土,深耕着农业。趁着这明媚的阳光,暖暖的春意,我去那里走走看看,是出于过去从事农村工作的职业习惯,更是对她们钟情乡村和现在所种植之物生长状态的好奇。

  吾舍田园篇

  这里是松江史志里记载的三泖九峰的泖田,是松江地区最低洼的农田。当年五厍人民改造低洼地,远近闻名,有个沪剧叫《开河之前》就是写在泖荡田里开“建设河”直通黄浦江的故事。现在这里沃土一片,气象万千,果园、花园,稻田、湿地,种苗基地,吃看玩尽在其中。“吾舍田园”就在这里。

  吾舍田园创办者周少英是大学会计专业出身,在大城市银行工作,她生性喜欢自然,自己认为适宜种田,一个偶然的机会使她真的当起农民来了。她把家里所有的积蓄投进了蓝莓农场,她坚持不施化肥,不用农药,请周边村里的中老年妇女来除草松土,请中国首席蓝莓专家来指导,所以种出来的蓝莓又大又甜,小朋友们非常喜欢到蓝莓园里来边吃边采摘。但有机种植成本高、用工多,而有机市场鱼龙混杂,好产品未必能卖好价钱,好在控制成本是她专业的长处。她还担心春雨过多、梅雨来早,不利开花影响结果。

  农业,一片自然,看起来很舒服,想起来很浪漫,做起来却很吃力。一次性投入不少,又要每年投入,回报率又低,又充满自然、市场的风险。这是她踏上这片土地之前没有想到的。深入了,她觉得干农业还是好辛苦,想缩手又不甘,好在她先生鼓励她“亏光了,回来我养你”。她本着初心,就这样坚持着,追求着,十几年来她经营的农场、蓝莓园都非常出色,因为勤奋、实在、用心。

  周少英觉得农村的孩子都去城市了,农田乡村离他们远了,孩子们五谷不分,六畜难辨,应该给他们一片天地,应该让他们从小亲近自然。她与她的团队开耕的这片田园,如今是孩子们的乐园——“吾舍田园”,一条小河,把田园分成南北,河的南岸自然生长着樱桃、葡萄、枇杷等各种果树,河的北边有稻田、菜田、玉米田,有羊圈、兔棚、小鸡窝,还有温室大棚里的蓝莓、草莓等等。田园作物之间自然有序,河边路旁、阡陌之间芳草满地。这里一年四季有花、有菜、有果,可看、可玩、也可吃。这里孩子们可以认知作物、观察家禽、体验农耕、自然采集,每年春季秋季、暑假寒假,有数以千百计的小朋友走出城市,来田园体验、观察、采摘,感受新鲜,与自然融为一体。

  每当瓜果稻谷成熟的时候,周少英特别有成就感,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生态农场篇

  万英,这个戴着眼镜,衣着入时,看上去没有任何农民元素的现代女青年,却是松江优秀的家庭农场主。她原是个企业白领,她的父亲过去是生产队的老队长,种田能手,也是松江第一代家庭农场主,经营着200来亩地。每年父亲的农场农忙时,她总是回来帮忙,帮着帮着她对农业有了感情,就入行了。父亲退休后,她接过农场成了农二代。她勤奋好学,向区镇农业技术人员学,在网上学,向父亲学,没几年她掌握了种田的本领,种出了好的水稻。

  但她没有像他父亲一样只卖谷给国家。她觉得这么好的稻谷,就这么作为原粮卖了太可惜了,于是她把稻谷加工成大米,米价是谷价的好几倍,也把大米制作成米糕,米糕又是米价的好几倍,她在网上卖米卖糕。土地依然是这片土地,庄稼依然是种着水稻,但经济效益是她父亲经营农场时的好几倍。种田,不仅要勤劳,还要用脑,还要根据市场的需求,一样的农田,到了年轻人的手里就种出不一样的成效。

  万英生态农场,因为万英米糕在本地区而闻名。她做的米糕松软香糯,当属本地区最好的糯米糕。李渔说“糕贵松,饼贵薄”,糯米糕要做到热的时候松,冷的时候又不硬是非常不容易的。优质新鲜大米碾的糯米粉就香,好的糯稻品种种出来的米就糯,所以她做的糯米糕好吃,是因为工艺传统、食材地道。万英米糕所用的大米,都是万英生态农场生产的,她选用的是本地区最优质的水稻品种,稻田养鸭防治病虫害,肥料以有机肥为主,加上十几年来的秸秆还田,土地肥沃,生态良好。有了好的土地,好的品种,才可以种出好的水稻,好的大米,才可以用心做出好的米糕。

  近年来随着这个地区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很多农民从农村搬进城镇居住,但他们的口味还是留恋着乡下的米糕,所以到了冬季,万英家里整天热气腾腾,香气四溢,有时米糕还供不应求。这是市场对她用心追求品质的肯定,更是她对乡亲们的一份浓浓乡情。

  米糕香糯,但做糕的人肚子里也有苦水。按照行业要求,她做的农家米糕也要与工厂流水线上生产的食品一个标准,要办各种各样的许可证。她不理解农家菜,农家糕点,特色就是手工的,就是传统的,怎么能标准化呢,标准化是生产不出那个味道的。经过几年的努力,当地有关部门从实际出发,为她办理小作坊的登记手续,解决了她多年无证无照的心头压力。

  万英生态农场还有个采摘园,种的是葡萄和草莓。到了采摘的季节,采摘的人络绎不绝,基于她的生态种植,品质优先。很多城里来的大人小孩,一番采摘,走的时候还买了她家的糯米糕,抓上了鸡,带走了鸭。城里人开开心心满载而归,她也在这快乐的气氛中忘却了疲劳。前几年她把在城里打工的老公叫了回来,一起经营农场。她有很多想法,也非常努力,地方政府也非常支持她,这几年她精神和物质的收获也是满满的,市、区三八红旗手、劳动模范等荣誉纷纷向她拥抱。

  八十八亩篇

  在网上看到八十八亩田的主人大米西施实名叫朱燕,大学毕业后任过几家公司部门主管,三年前她决然辞职回到老家浦南,卖起大米来了。出于职业的敏感,带着无数个问号,我走进了八十八亩田。

  八十八亩田,其实没有田,是大米西施卖米的商号。朱燕自称是农民,但她没有种过田,只是从小在上学的路上看到过父母在种田,从小有乡村梦的她,现在是个农业经营者。她把自己父母的老宅与邻居家的房子(租)一起改造,打造了浦南乡村第一家民宿。八十八亩田没有田,但她的周围都是田,还有森林还有河流,经她小小的改造,周边环境灵动起来,成了休闲的场所。村里家庭农场种的大米,邻居的鸡鸭菜,都成了她的经营范围。通过互联网,农民种的大米直接到了消费者家里;通过互联网,大都市的客人直接开车到八十八亩田,因为特色,因为新鲜,也因为价廉物美,没有多久客人就多了起来,名声由近传远,她在这里卖米,做农家菜,经营民宿,她还想经营乡村。

  这是一个在寻找梦想的女人,她的乡村情怀有着明确的目标。她知道家乡出好大米,公司的同事们吃了都说这是吃过的最好大米。她把大米作为主业,因为这是家乡的主产,也是江南人的主食,市场大,种粮乡亲们增加收入的潜力也大。她要把家乡种粮农民组织起来,使八十八亩田成为八十八个家庭农场的合作社,种出好的水稻,产出好的大米,也要让好米有个好的归宿。

  米饭是百味之本,江南传统文化的核心是稻作文化,稻米养育了江南人。她正在把村里旧的仓库改造成大米体验馆,她要让都市的人、让孩子们来体验江南人的主食——大米之美。而这美丽的大米来自黄浦江上游水净、气净、土净的家乡,来自勤劳又心灵手巧的乡亲们。在众多媒体大谈美食的今天,她想宣扬家乡的主产、江南主食——大米之美。她给自己取了个名字叫大米西施,这也算是她米文化的开始。

  美好的想法,美丽的事业,在现实中也并不都是美丽的故事。大米西施也有烦恼。乡亲卖给她的稻谷标准不一、储藏稻米没有冷库、优质大米遇到低价无序竞争、农家菜要有经营证、民宿也要有好多好多许可等……她东奔西忙,整天忙碌着,有时候她真的觉得累了,惦念起当年做白领的轻松日子,她还悄悄流着眼泪问自己当初是怎么想的。但她还是坚持下来了,她还要走下去,她的事业刚刚开始。要强好胜的她,总散发着一股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热情。她是坚定的,她的信心来自于家乡美丽的大米,来自于我们江南人的主食文化,来自于上海巨大的市场,更来自于对家乡的情怀和自己对事业追求的信心。她常问自己,越光米在上海卖得那么好,五常米在上海卖得那么多,松江大米那么好在市场却那么少,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十多年的市场历练,养成了她思维慎密又干脆利落的作风,她的想法、实践,有的初见成效,有的正在进行,得了当地政府认可和支持,她的大米梦正在融入到振兴乡村的中国梦。梦想正展开翅膀。

  乡村从火红的年代到老人与田,又从寂静的冬天到如今春意盎然,青年是乡村的生机,是乡村振兴之本,可持续之根。乡村是个广阔的天地,期待着更多有情怀,又有现代视野的年轻人来看看,更来干干。吾舍田园、万英农场、八十八亩田,她们是乡村里的春苗,需要有阳光雨露,还需要肥沃的土壤,使她们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新视界
   第A05版:新视界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文体汇
   第A08版:跨界/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聚焦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夜上海
   第A12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3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A1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6版:文艺评论/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文艺评论/星期天夜光杯
   第A18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A20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新民海外
   第A22版:多彩中国/新民海外
   第A23版:新民海外/比利时
   第A24版:加拿大/新民海外
春天的梦
新民晚报纪实/星期天夜光杯A20春天的梦 2019-03-17 2 2019年03月17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