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访地点:华东师大出版社
“有位少将军衔的退休老人,是北大数学系毕业的。在辅导小朋友作业时也迷上了奥数,给我们写信探讨某些习题的不同解法。我们与这位老先生建立了很好的互动关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教辅分社社长倪明说,只有把质量放在第一位,这样的教辅书才能真正赢得学生、家长、教师的好口碑。他说,出版社有教辅公众号、有读者群,会不断听取社会的意见,以便在修订时做出调整。
倪明介绍说,编写者的水平、态度是十分重要的,不能只为了利益而粗制滥造。“比如,我们有套《百题大过关》,作者都是各地的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其中高考数学的编者张瑞炳是厦门市的正高级中学数学名师,这套书很畅销。还比如,教育功臣于漪老师也帮我们编过作文书。叶中豪和单墫都是几何教学与研究的名师,我们请他俩一个人出题一个人解题,图书年内就会上市,预计也会卖得很火。”他表示,华东师大出版社一年要出三四百种教辅书,三分之一是新书,编写和出版教辅书是要有社会责任担当的,给孩子们的学习材料岂能瞎编乱造?所以,他们一般都会约请名家、名师、教研员、一线特级教师、校长等组成主要的编写队伍。作为一家正规的图书出版单位,每出一本书都有严格的流程和管控机制。对书稿先要预审,要检查是否符合组稿要求;对学科类教辅,编辑必须是本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还要安排一个本专业的人来做每道题;对审稿发现的问题要有专人整理出来,请作者做出修改;之后的二审、终审、校对等各个环节既不或缺更要认真负责;最后还要安排一个印前质检环节,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发生的疏忽。
编写者先要试写,不行就退稿
● 采访地点:上海远东出版社
翻开小学一年级语文《阅读分析》的练习册,其中每篇课文的每一个汉字都标注了音标。上海远东出版社副总编辑计斌说,编写教辅书来不得半点马虎,连拼音的音调也不能有差错。但是,由于这个行业门槛比较低,尽管有国家出版管理部门的抽查、审查,但对个别商家来说,可能觉得编教辅材料难度低、专业性不强,所以就一窝蜂跟进,哪里有销售渠道就出什么书,这也导致了这个市场比较混乱。比如,这次的中芯学校使用的违规教辅书,就属于典型的鱼龙混杂。“正因为市场竞争激烈,所以才要有专业分工,不是随便什么出版社都能出教辅书,也不是想出什么就出什么。从上海的出版单位来看,还是十分有序的,有的分工出文科类的,有的分工出理科类的,而且都必须拿到出版教辅类图书的资质。我们远东社主要是出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四类教辅书。”计斌说,远东社在出版教辅书时有一套完整的流程。一是上报选题方向;二是就选题进行论证和调研,提交社里讨论;三是组稿,一般是约请特级教师、校长和专家,并且是需要作者试写一章,看看是否符合要求,不行的话就退稿或要求重写;四是进入社内的三审三校程序。据介绍,送审后专家如果提出修改意见,对于主编来说就必须认真答复,每个问题是怎么改的、为什么要这样改或为什么不改,都要回答清楚,然后再送审。“如果都这么严格遵守流程,守住底线,怎么会出现涉黄的内容呢?这是难以想像的,也是对青少年的毒害。”计斌说。
首席记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