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安徽毫州老家来沪打工十多年,年已五十出头的王新芳,凭着吃苦耐劳的劲头和一双巧手,在宝山月浦镇购物步行街开了一间小店面,从事修改服装,修换拉链等服务性活儿。由于她干得认真又精致,价格也公道,周围很多人都愿到她这里做活。
今年正月十五过后,我去她店里做一条全棉被套时,看见有个人给她送来一大袋熏肉和一大包竹笋干,可是王新芳怎么也不肯收。只急得那人解释说:“你捡到那么多钱还有我过年回家去的快车票,都及时还给了我,今天我来感谢你,你不收可不行!再说了,这熏肉和笋干是自家产的!”
王新芳被对方的诚意感动,收下了。
原来,春节前腊月二十六日下午五点多,王新芳下班清扫店内时,在缝纫机下面角落里发现了一只钱包。她知道,这分明是从哪个顾客拿来修改衣服的口袋里滑落出来的。她决定打开钱包看看,以便发现有关信息好与失主联系。钱包里竟然有一张第二天下午从上海去四川南充的快车票,还有五千元现金和身份证、银行卡等。身份证上有失主名字,姓谢,可是他的电话号码和别的信息一点也没有,怎么和他联系呢?王新芳决定到派出所跑一趟。
天色已经黑了下来。王新芳先给老公打了个电话,老公刘万标是同她一起来沪打工的,一听老婆是在做好事,连声支持,并表示晚饭由自己回家做就行了。
派出所的民警按照身份证信息,只查到了失主曾经用过的一个老手机号,无法与失主联系上。民警分析说,失主也许会去店里查询,你回店里等等看吧。
王新芳的心情并未平静下来。她想,这个像我一样背井离乡来上海打工的四川人,要回家过个团圆年,却把车票丢了,还丢了这么多辛苦挣来的血汗钱,他该是多么着急多么难过呀!回到店里,她又重新把钱包打开,想从中发现点蛛丝马迹。当她再次翻看钱包中那些零散的单据时,突然眼前一亮,一张单据背面竟写有一个手机号码。她立即拨通了这个号码。原来这人失主的四川老乡……半小时后,失主从附近一处工地上赶到了王新芳的小店里,拿到了他失而复得的钱包,同时取出一千元来酬谢王新芳。王新芳谢绝了。于是,他就在春节后从四川家乡给王新芳带来了答谢她的熏肉和笋干……
不由地问王新芳,像这样捡钱包还钱包的事情,以前是否也发生过?王新芳开始不想谈,可在追问下,她便谈到了以前的两起还钱包事件。一起是1997年她刚来上海在菜市场大门外摆摊做活时,那人落下钱包,里面有6张崭新的百元钞票;再一起是四年前她在花鸟市场做活时,一位妇女落下钱包,里面有3800元。她们之后来到她摊位上都喜出望外地找到了。王新芳笑起来:“经过这几次钱包事件,让我总结了一点小经验,就是以后凡来修整衣服的人,我必须当面向他提个醒:衣袋里有没有钱或贵重东西?免得落下了,他着急我也着急,他麻烦我也麻烦。哈哈哈……”
拾金不昧的打工妹王新芳,有着一颗金子般的心。
十日谈
平凡中的伟大
责编:殷健灵
她,芳名卡佳,是“孩子们最喜爱的老师”,来自俄罗斯。请看明日本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