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7:文艺评论/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3月31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络大电影”何时能获戛纳大奖
一树
   ◆ 一树

  网络电影制作商——网飞(Netflix)曾经被法国戛纳电影节以“不在电影院放映”为理由拒绝。此次在奥斯卡颁奖礼上,却以《罗马》拿下三项大奖,这是网飞发行的第一部入围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电影。对于曾经被传统电影行业拒绝的“网络大电影”(简称“网大”)来说,奥斯卡的褒奖来之不易。而即便这部电影在艺术上实至名归,但其“网大”的身份却再一次引起了电影界的争论。

  以斯皮尔伯格为代表的一批电影人,已经对奥斯卡的评分规则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通过流媒体放映的电影,不该和院线电影在颁奖礼上享受同样的待遇。同时,他们也希望能改变奥斯卡的评奖规则:一部电影必须在院线有至少上档4周,才能获得竞争奥斯卡的资格。如果他们的建议被采纳,网飞在以后的奥斯卡上,可能会遭遇和戛纳一样的尴尬。

  2015年,网飞出品的《无境之兽》尽管在威尼斯电影节和金球奖上都获得提名,但当时的网飞坚持院线与网络同步发行,而使这部电影遭到北美四大院线联合抵制,因此直接被奥斯卡无视。

  2017年的戛纳电影节上,当韩国导演奉俊昊的电影《玉子》和美国导演诺亚·鲍姆巴赫的《迈耶罗维茨的故事》参加主竞赛单元的角逐时,片头的网飞标志也引发了观众一片嘘声。

  这怪不得戛纳的观众,本身法国法律就有规定:电影在影院上映后36个月内,不能在家庭平台上播放。这是出于文化产业的行规,赚钱要影院、碟片一轮轮排好次序来。

  网飞当然无法接受,它坚持自己制作的电影要通过网络在全球同步上映。法国的影院对此提出了强烈抗议,而戛纳也因此改变了自己的规则。当2018年戛纳电影节临近,主办方宣布,如果网飞(或任何其他公司)拒绝承诺在法国的影院上映其发行的电影,那它们将被禁止参加未来戛纳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但是它们提交的影片可以保留,用于其他单元的展映。

  网飞选择了和戛纳“硬扛”到底。2018年4月11日,该公司的首席内容官萨兰多斯告诉媒体,他们将完全退出戛纳电影节——不仅是竞赛单元,还有电影节的其他所有展映活动。2018年的网飞,已经底气十足,因为他们准备送展的作品,就包括阿方索·卡隆的这部《罗马》,以及已故传奇人物奥森·威尔斯的遗作《风的另一边》。

  在去年的威尼斯电影节上,我们同样能看到网飞大力推广的几部电影,但此举也一样招致了当地参展商的愤怒。然而,《罗马》仍然拿下了金狮奖,《巴斯特·斯克鲁格斯的歌谣》也拿下最佳改编剧本奖。在艺术类电影这一块,网飞在被戛纳拒绝后,更加来势汹汹。

  《罗马》是一部好电影,而网飞也是许多制片人的福音。但横亘在主流电影节和流媒体平台间根本的争议在于:“电影”是什么。

  对网飞来说,“电影”是他们提供的内容,只要你为他们的服务付费,你可以以任何你想看的方式观看。但对于戛纳电影节来说,电影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它需要特定的环境,以及保护,来防止市场力量排挤艺术表达的可能性。

  法国对待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态度,一直区别于其他类型的商品和服务,而且他们还把这条写进了法律。其理念是,无论是什么类别或类型的电影,都是一种公共资源,或者说是公共艺术。《卫报》曾经评论说:电影对法国人太重要了,以至于他们根本无法接受电影是一种商品,并且会受制于自由市场里简单的供求力量。

  还有一种看待电影的态度则来自一个更加好莱坞式的框架,在美国,电影在很大程度上仍被认为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娱乐活动,是周末消遣的一种方式。同时,美国的艺术和文化很大程度上是由市场所导向的,这促进了大量的创新,却也同时会将那些“过时的”或“赚不了钱的”、无法维持市场活力的艺术形式给毫不留情地淘汰掉。因此,不管是加拿大多伦多电影节还是圣丹斯电影节,由于在非常不同的生态系统中运作,因此,它们并没有效仿戛纳电影节的做法。

  美国人在娱乐活动中重视个人的观影体验,而在法国以及欧洲的许多地方,电影作为一种文化和艺术形式,仍然地位崇高,除了市场效应,电影所带来的戏剧体验仍旧被放在首位。

  本质上,法国人和主流电影人认为,电影的完成度还包括在影院欣赏的氛围——事实上,早在一个世纪之前,欧美就曾风靡过“气氛影院”,把影院内饰和银幕、音响的技术调整到当时最高水准、最美阶段,旨在为观众创造一个欣赏电影的最佳环境。而网飞这样的影业“新贵”则把电影当作很纯粹的“内容产业”——在怎样的环境、怎样的时间里看都可以。如此,打破了空间壁垒就削弱了欣赏电影的“仪式感”和“共情氛围”,有可能减弱了电影的感染力;打破了时间限制,则是“坏了老规矩”——影院先赚票房、随后出碟片让发行商再赚一轮,接着衍生产品问世形成长线销售这一施行多年的行业规则。换言之,欧洲人更视电影为“艺术”,网络时代的网络大电影公司,则恃“财”无恐并以此笼络更多的“才”。

  从网飞的“网大”开始,这两个世界在2017年戛纳电影节上第一次发生了碰撞。而如今,亚马逊在今年圣丹斯电影节上高达4700万美元的“爆买”,网飞在艺术电影上的布局以及与知名导演的合作,这两家流媒体巨头,似乎在独立电影和中小成本电影上找到了和电影节讨价还价的筹码。

  《罗马》与奥斯卡最佳影片擦肩而过,“网大”又一次刺激电影人的神经,虽然争论仍旧存在,但越来越多的电影节,已然向“网大”敞开了胸怀。在今年的柏林电影节上,柏林电影节艺术总监迪特尔·科斯利克表示,“未来,国际电影节应该就如何处理来自流媒体平台的电影采取一个共同的立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新视界
   第A05版:新视界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文体汇
   第A08版:动态/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动态
   第A10版:聚焦/文体汇
   第A11版:夜上海
   第A12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3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A1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6版:文艺评论/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文艺评论/星期天夜光杯
   第A18版:上海闲话/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亲子
   第A20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新民海外
   第A22版:多彩中国/新民海外
   第A23版:新民海外/希腊
   第A24版:日本/新民海外
“网络大电影”何时能获戛纳大奖
人人喊打的反派, 怎么在表情包里“翻身”了?
美育不仅仅限于校园之内
从“动起来”到“慢慢走”
“江南一带”的艺术乡建
三月里的青春片
新民晚报文艺评论/星期天夜光杯A17“网络大电影”何时能获戛纳大奖 2019-03-31 2 2019年03月31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