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4月10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赶路回家
容 子
  容 子  

  天空渐渐黯淡下来,飞机穿过云层,越飞越低。在朦胧中看见山峦、河流、道路……待到天色全暗,飞临上海夜空,从飞机舷窗向下望去,大地一片辉煌。上海,我的家园,都市的街灯、路灯、桥灯、楼灯、车灯,映出大地夜晚的金光。这是迎接游子归家的照明灯,也是无数次萦绕我梦乡的家园彩灯。

  不知为什么,无论是年轻时海外出差,还是退休后出国旅行,总是归心似箭。归途中的转机转车都是为了赶路回家。从机场出来,地面的万家灯火,总让我涌起温馨的感觉:到了上海,就到家了。游子归来,第一个想见到的就是亲情环绕的家。赶路,为了回家。

  没有离家,就没有回家。家是什么,家在哪里?

  上大学时,暑期放假回家,像离巢的小鸟回窝,酷暑严热,风雨无阻。回到父母家,吃上妈妈烧的菜,喝到爸爸泡的茶。记得有年从郑州上车,硬座车厢里有对年轻夫妇抱着一个七八个月大的宝宝,灰头垢面地坐在我对面。他们是上海知青,从新疆建设兵团回沪探亲。快到上海站,女的把宝宝交给丈夫,自己从手提包里取出一件干净漂亮的短袖上衣换上,然后边梳头边说:“坐这趟火车,走了快一星期啦。”男的兴奋地点着宝宝鼻尖逗笑:“到家喽,到家喽,到家就有好吃的喽。”

  人到中年,我们早已成家立业。有了私家车,可以和家人一起驾车跨过长江,去探望年迈的父母。逢年过节,人在旅途,继续赶路回家。那年,国庆节和中秋节赶一块儿,国家首次开放假日高速公路免费通行。我们没经验,驾车上路正赶上高速公路免费的第一天,因严重堵车,平时最多三小时的路程,结果整整走了十多个小时。欲速则不达,堵在途中,前后都是车,进不得,退不了。清早出门,在高速公路上堵到晌午,车队还是一动不动。肚子饿了,只好把准备带给父母的月饼取出充饥。最要命的是没办法上厕所,男同胞们可在路边就地解决,可妇女们惨了,苦不堪言。最后,前后左右、大车小车上的男同胞们自发组织起来,统统下车站在高速公路旁,面朝高速公路排成人墙,让女同胞们翻过栏杆,下到路边沟里草棵树丛里如厕。我们打伞掩护解决内急,如释重负,回到高速公路上继续耐心等待。不知过了多久,前方的车辆总算动了,跟着前面走走停停,磨磨蹭蹭地走了一天。晚间赶到父母家,见到父母家的灯光,激动得差点掉泪。父母二老担惊受怕等了一天,见到我们感叹不已。

  父母老了,见一次少一次。父母在,知来路,父母去,剩归途。我明白:总有一天赶向父母的时间会从春节变为清明节,还是为了那份割舍不下的亲情。

  节后从父母家赶回上海,曾冒着漫天大雾,冒着瓢泼大雨,冒着白雪绒花,也是因为割舍不下的家。上海是我们的家,是我的第二故乡,孩子要赶回来读书,我们要赶回来上班……赶路,赶路,无数次去往,无数次回归。路上有许多车,他们和我们一样,为了生活,为了生活中至亲至爱的人。因为家,浦东机场的灯光那样温馨,跨江大桥那样亲近,回家的路再远也在眼前。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2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上海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1版:民间收藏
   第A22版:设计之都
   第A2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4-21
   第ZF02版:中缝12-13
“九〇后”来民宿
清 零
春游趣忆
猫婆婆
虎丘路
赶路回家
从5个到37个
新民晚报夜光杯A19赶路回家 2019-04-10 2 2019年04月1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