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4月10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5个到37个
李南祥
  李南祥  

  “班里同学中跳最多的是几次啊?”“32次。”孙子应声答道。

  孙子从幼儿园中班升入大班后,老师倡导学跳绳活动。这简单易行、随时可做的有氧运动,获得孩子们的喜欢。儿媳从网上购买了三根绳子。下午我接放学的孙子回他家,选择小区软硬适中的地面,我先示范跳几遍,接着让他学。

  当然,让平时缺乏活动的六岁孩子,双脚同时跳起,配合双手挥动绳子,手脚有节奏地协调动作,并非易事,他始终没有连续跳绳超过5次。跳了约十分钟,气喘吁吁,脸蛋红红的,弯下了腰。

  我看在眼里,怜悯之情油然而生。这孩子自幼体质不佳,时不时咳嗽感冒,跑医院是常事。我请教儿童保健方面的专家教授,认为适度的活动锻炼是增强体质的必要之举。是啊,早在托儿所时,老师给每位家长发宣传单,希望“多带孩子户外活动”。可现实是,在年轻父母普遍焦虑、“鸡汤加忽悠式”培训班泛滥、对孩子期望过高的社会大漩涡中,孙子也卷了进去,钢琴、围棋、英语、画图,四门培训课齐头并进,以静为主,独独留下提高体能素质培训的空白。这利与弊,得与失,或许若干年后会有一个交代。

  放寒假了,同往年一样,征得儿媳同意,我和老伴携孙子去暖冬之地厦门度假半个月,这回入住民宿,做饭方便。临行前,我往行李箱里塞了一根跳绳。安顿后,带孙子去小区花园走走,他惊奇地看到几位小哥哥、小姐姐在跳绳,每回能熟练地跳100次以上。一了解,是厦门地区一、二年级同学,同在一小区。孙子来劲了,接过一小姐姐递来的绳子,试着跳几下,数到个位就跳不下去了。姐姐告诉他:“挥动绳子要用手腕,手臂动作不要大,身体要直。”掌握了要领,孙子慢慢地有进步了。跳绳成了必修课,每天午睡后或晚间,一次次地学,从个位数,到能跳十几次、二十几次,最后到了37次。他奶奶把孙子跳绳视频发出去,获得了爸爸妈妈、外公的点赞。

  那天,在小区花园,一父亲拿手机定时3分钟,让小学二年级儿子快速跳绳,最后一秒,定时在349次。孙子瞪大眼睛问:“你们同学最多跳几次?”“400次不到吧。”

  “什么时候我也能跳这么多?”孙子自言自语。“只要你坚持,一定能做到!”我鼓励他。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2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上海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1版:民间收藏
   第A22版:设计之都
   第A2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4-21
   第ZF02版:中缝12-13
“九〇后”来民宿
清 零
春游趣忆
猫婆婆
虎丘路
赶路回家
从5个到37个
新民晚报夜光杯A19从5个到37个 2019-04-10 2 2019年04月1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