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是考试季,是学生奔向暑假前最后的“煎熬”段,中考生、高考生刚考完,其他学生则面临着期末大考,学校弥漫着等待的气氛。
采访颜苏勤老师时我因感病毒性流感戴着口罩,打着喷嚏,颜苏勤并未畏惧,看起来高挑瘦弱,却健康轻盈,快速进入谈话氛围。原来颜老师坚持跳根据多年经验自编的一套快乐小球操,还用它给世博会“小白菜”做过减压心理辅导,深受欢迎。11年的跳操,使她成功地躲过了今年春节和惊蜇两档凶猛的流感。
上海市商业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颜苏勤每天坚持锻炼身体,是为了有饱满的精神状态去迎接每一位学生。早在1999年,颜苏勤在日常工作中发现中职学生的心理困惑增多。家庭、亲情、友情、爱情碰到的问题,累积为一件件麻烦事,成为青少年难越的坎。于是,她提出建心理辅导室的建议,被校长室采纳。自此,她边工作边学习,考取首批国家职业资格心理咨询师。20年来,她为危机中职学生心理咨询1600多人次,接待了数百位求助的家长,避免了多起恶性事件的发生,学生们亲切地称她为“舒情姐姐”。
她,从不想活到要活出价值
小聪能从学校顺利毕业,老师和家长之前都不敢想像。
小聪上初中时行为就不断走极端。颜苏勤在对790名中职新生攻击性行为问卷调查中,发现小聪的情况最严重。在看到她在课桌上刻下好几个“死”字时,颜老师感受到孩子心底深深的绝望。可家长竟然不认为孩子有问题,把孩子的反常行为看成“作”,还向班主任支招要严加管教。
暂时做不通家长的工作,颜老师首先引导小聪参加宽恕团体干预活动,取得了小聪的信任。在个别辅导时,小聪坦露:自己从小不被父母看好,妈妈从饮食起居、购物穿衣对她进行全方位的控制,还常常贬低她。颜老师感到情况非常紧急,决定借助医教结合的力量帮助她度过危险期。
正值寒假,父母却认定她没病,不同意给她治疗。颜老师多次做工作,并帮助联系好精神卫生中心的主任医生。反复劝说督促下,小聪母亲终于带小聪去就诊。医生诊断结果是:严重抑郁症伴自杀。当小聪脱离危险后,颜老师继续进行辅导,协同各方面力量对她进行干预。
小聪在坚持一段时间的一周一次个别辅导和小组团体辅导后承诺不再作出极端行为,从沉默寡言到慢慢主动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越来越多的同学愿意与她交朋友,她还被同学们推选为体育委员,这使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价值。“没有什么想不开的,当初只怪自己想得太多了。我才活了17年,生命是有责任的,我要为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好好活下去,活出价值来!”小聪这样说。
现在,她已经顺利走上工作岗位。
她,从逆反转而传递爱心
“心理好老师,灵魂工程师”——这面锦旗,是毕业生小林和她的父母送来的。
孩子的反抗与逆反,看似是青春期的正常现象。然而,小林的叛逆比其他的孩子来得严重:抽烟、逃学,逃夜,纠集校外“小混混”到班级打架,上课与老师作对。颜老师主动揽下这个“难题”。她通过家访了解到,小林的父母都是干部,无论在生活还是工作上都很严谨,但适应不了女儿超乎寻常的逆反。父亲用武力来管教,母亲则绝望到常常痛哭……
于是,颜老师先从家长入手,每月一次会谈,紧急情况时每周会谈,特别关照小林的父亲:“不要再指责孩子,如果火气上来,请暂时离开家到外走走,火气大的时候冷处理最好。”
渐渐地,家里的争吵、谩骂少了,气氛和谐了不少,父母与女儿的关系逐渐和睦。小林不再逃夜逃课。与此同时,颜老师还发挥班主任与同伴志愿者的作用,及时与班主任研讨小林的近况并制定帮教方案,安排志愿者与她交朋友。最关键的是,颜老师通过积极关注与共情与小林建立了信赖关系:发现她不能正常用早餐,就常从家里带两只煮鸡蛋一起吃;坚持每周约小林来心理辅导室叙感受、谈变化;她还发现了小林写作和绘画的特长,让小林参加社团,在活动中发挥长处,看到自己的价值。
渐渐地,小林的不良行为减少了,学习转入了正轨。因为此前耽误了,小林正常4年的学业最后用了5年。拿到毕业证书时,父亲穿上中山装、妈妈打扮端庄,来到学校送了两面锦旗。毕业之后,她主动去做志愿者,为社区老人和残障儿童服务,还得到了电台的报道。
他们,从冲突到理解对方
小余的记忆中没有快乐的童年,只记得父亲匆匆回家匆匆离去,常常在外忙赚钱。而一旦他出现问题,父亲则会不断地呵斥和拳打脚踢。母亲虽慈爱,但也总是与父亲站在一条“战壕”里数落自己。初中时与同学发生争执,父亲被叫到办公室后,不问青红皂白便往儿子腿上猛踹了两脚。但小余却毫不躲闪,而是紧握着拳头、露出愤怒的眼神。
颜老师与父子双方进行了会谈,发觉双方对立的原因是他们价值观差异很大,他们各自站在自己的角度互相否定,从未关注过对方的感受和需求;然而,他们彼此之间又互相依存,双方、都有想要改善的愿望。于是,颜老师召开了家庭会议,让大家坦诚内心感受,检查各自不足,并真诚向对方道歉。小余史无前例地向父亲说了一声“爸爸,对不起”后,父亲也对儿子说:“孩子,爸爸以后再也不打你不骂你了。”
然后,颜老师让小余将每天遇到的事件、想法和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情绪想法等列成表格,来学会理性分析自己的言行,选择合适的应对方式。通过多次认知训练,小余终于学会控制冲动情绪。父子之后在对话过程中慢慢学会了关注对方的感受,尽可能理解对方需要,亲子关系渐趋和睦。
做快乐的人,使世界更美好
仿佛一瞬间,已过45载。有过成功的喜悦,更多的是品尝失败的悲恸。感谢生活赋予的种种,使我懂得坚强和快乐的真正含义。在浩瀚宇宙中,个人只是一颗尘土,转瞬即逝,没有必要抱怨,没有时间叹息,更没有理由颓废。只有选择不懈奋斗,为自己作主,幸福的感觉就会充盈肌体的每一个细胞。而当一个人内心时刻充满阳光,就能产生不竭的心理能量。完善自我,健全人格,有所作为,这是我人生的追求;因自己的存在而使这个世界更美好,这是我人生的最高境界。
以上是颜苏勤45岁时在同学聚会时的感言,这段感言始终激励着她不但实现自我超越,去做对学生、对社会有意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