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已不是温哥华第一次当选加拿大交通糟糕之最。为解决交通问题,温市政府进行过多次调查讨论,尝试新政策。
不全怪私家车
温哥华交通部指出,堵塞不完全是私家车的问题。即使上路的私家车数量不变,交通还是会日渐拥挤。
其他各种导致拥堵的原因包括:温哥华街头电影拍摄所导致的封路;夏季大量的管道和路面施工;行驶较缓慢的大型垃圾车;日渐增多的快递车在街边停靠。
更有多位道路工程师指出,温哥华的行人和自行车数量在近年有所增加,但相应的道路规划没有跟上,这也是混乱拥堵的原因之一。
多收费不见效
多收费不一定能有效控制私家车的数量,反而可能激起民怨。温哥华机动车费用调查组表示,在加拿大的多伦多、卡尔加里和蒙特利尔市进行的过桥过路费和交通拥堵费在解决交通问题上收效甚微,而且比起额外掏腰包,更多的温哥华受访司机宁愿每天在路上多堵一会儿。
前市议员彼得·雷德纳建议,可以由全省的汽车保险公司根据车辆日常用途和平均距离进行分区间增费。此举需要一个完善的政策和收费系统,但对司机来说相对公平。
交通事故添堵
交通事故引发的拥堵,在温哥华这样的大城市并不少见。尤其在过河大桥和高速路上,一旦因车祸封路,被堵住的车辆连掉头的机会都没有。温哥华市政府最新的道路安全计划报告提出,要增进交通灯、指示牌等设施,开展行人车辆安全出行的宣传活动,并增加监控摄像机的数量,提高事故应变的技术和速度。
由于主干道拥挤,很多司机选择从居民区抄小路、近路,导致居民区的交通拥堵,事故频发。为缓解这一现象,温哥华市在今年初通过一项提案,在一些次要街道率先实施车辆减速计划,从原先的50千米/时降至30千米/时。此举引发争议,许多人担心减速会令原本拥堵的车流更加缓慢。具体效果如何,有待进一步观察。
提倡绿色出行
2018年,温哥华全市50%的出行是通过步行、自行车或公共交通完成的。市政府鼓励人们骑自行车出行,在市内设置大量共享单车点,并开辟贯通全城的非机动车专用绿色通道,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近年新建的“阿标特斯绿色通道”(Arbutus Greenway)。
这条纵贯温哥华的路线,原本是一条杂草丛生、废弃已久的铁道。市政府出资买下后,将其改造成允许步行者、轮椅、手推车和自行车使用的绿色走廊,沿途分布着小花园、社区菜圃、特色咖啡馆等,成了一条著名的景观休闲路。
其实,在温哥华买一辆好的公路自行车并不便宜,有些采用上等材料和设备的自行车甚至比普通私家车还要贵,称得上是奢侈品。
通过对公路自行车的高档设计、包装和推销,以及对环保的大力宣传,骑自行车出行在许多温哥华人看来,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骑自行车集出行、运动和休闲为一体,也是市政府缓解交通拥挤的高招。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