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7月17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腹泻
徐伟祥
  徐伟祥

  慢性腹泻是一种临床上的常见病种,多由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肠功能紊乱、克隆恩病、放射性肠炎等原因引起。主要症状为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或烂或溏,常伴有肠鸣、腹痛,有时可夹有黏冻脓血,往往缠绵日久,难以痊愈。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大便不能成形或次数增多,餐后马上需要排便,正是脾虚丧失运化功能的表现,若是大便溏烂,并夹有不消化食物,又伴有疲乏无力、舌边有齿印等症,即是脾虚泄泻,在治疗方面要运用健脾止泻的方法,方用参苓白术散,如炒白术、茯苓、焦山楂、焦六曲等药,并配用涩肠的石榴皮、五倍子等。

  但是,慢性腹泻还有其他类型或兼夹症状,又需根据不同情况给予相应的治疗,例如,长时间腹泻,晨起即需大便,甚至急促难忍,或伴有畏寒肢冷,是为脾虚及肾的脾肾两虚型腹泻,需运用健脾温肾的方法,方用四神丸加味,如补骨脂、肉豆寇、吴茱萸等。精神紧张而腹痛腹泻是肝气乘脾,治疗上用疏肝健脾的方法,方用痛泻药方加减,如白术、白芍、陈皮、防风、青皮等。

  另外,若是兼有口腻,舌苔厚腻,是为脾虚盛湿,常用健脾渗湿的方法,方用藿香正气散加减,如藿香、苍术、茯苓、白术等;大便中伴有黏冻脓血,是为兼有湿热,常用清化湿热的方法,方用白头翁汤加减,如黄连、黄柏、白头翁、苦参等;伴有肠鸣、腹痛,可加木香、芍药、香附等理气止痛的药;伴有里急后重,可加葛根、黄苓、黄连等涩肠止泻的药。

  慢性腹泻患者平时饮食宜为易消化、少纤维,富有营养为主,如禽类、瘦肉、鸡蛋等,以及果汁、菜汤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适当多吃富含铁质和钙质的食物,避免牛奶、乳制品、辣椒、浓茶、萝卜、红薯等刺激性食物,易在肠道内产气的食物。饮食治疗的目的在于减少对肠道的刺激,补充足够的营养,另外,需保持心情舒畅,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打太极等,以提高身体免疫力。

  (作者为上海市中医医院肛肠科主任医师)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2019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科创上海
   第A10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文体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夜上海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0版:镜头艺术
   第A21版:创见
   第A22版:汽车周刊
   第A2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2-23
   第ZF02版:中缝12-13
生活还有花千树
钩沉催绽月季花
桃子熟了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腹泻
班斯卡祥云(帛画)
带着孙子去识草
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新民晚报夜光杯A18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腹泻 2019-07-17 2 2019年07月1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