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3: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2月18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雪乡忍野八海行
王琪森
  王琪森

  此次日本之行,别有一番风情的体验。在古城京都游览金阁寺、清水寺时,还满眼枫叶凝脂、银杏含金,一派浓郁酣畅的秋光。然而,当我们驱车到达富士山时,却是极目银装素裹、玉树琼花,一派雪乡冰国的景色。

  早降的皑皑白雪,把位于富士山麓箱根地区山中湖和河口湖之间的忍野八海,装点打扮得更加俏美明丽而风姿绰约。忍野八海的“八海”,实际上是散落在忍野村中八个大小不一的池塘,是由富士山融化的雪水经过岩层过滤而成,从而形成了一池一海一景,有“扶桑小九寨沟”之称,入选“日本名水百选”。

  迎着冬日的午阳,踏雪进入忍野八海,眼前的村景是那么的纯真静谧,那些隐匿于林间树丛中的民居,端坐于岁月的原乡。不经意间轻轻地掬一缕阳光,使人不知今夕是何年。这些守望着沧桑无语的古宅老房,有的则是唐式门楣窗隔,斗拱挑檐屋廊,房脊上饰有鱼形鸱吻。有的则是在和式的传统乡村房,榉树皮铺顶上盖着厚厚的茅草。在经历了春华秋实的荣枯后,似乎依然温暖着红尘。在村中碎石铺成的曲径间行走,每户村民的庭院都呈现了相当精致的田园风情。那些松树、枫树、柏树、冬青被修剪出不同的造型,在白雪的映衬下,如冰雕玉彻般婀娜多姿而素净雅致。在忍野建村的悠长记忆里,这些老宅旧居几乎不动声色地伴随着光阴的轮回,使之成为日本古村老镇的活化石,因而成为国家指定的“天然纪念物”。

  走过一座老桥,便进入了忍野八海的中心涌池,这也是八个池中最大的一个,池面明净如镜,水质清澈得纤尘不染,尽管有四、五米深,但依然能一眼见底,如碧玉般晶莹无瑕。成群的花锦鲤在水中嬉戏,把一池清水渲染得五彩缤纷而花团锦簇。涌池边有木桥相拥着一排古朴的茅草屋,上面的白雪,在冬阳照耀下不时泛出一层层乳白色的云气,似氤氲出古老元初的乡愁。涌池中有一个圆形小岛,上有从富士山上引下的清泉,我上前捧饮,甘甜清凉如醇酒,据说这是福水,延年益寿而去病涤邪。

  沿着村中的小道前行,不远处就是镜池,其形如一鹅蛋形的明镜。站在镜池边,可见白雪披顶的富士山倒影在水中,那微微荡漾的水波使山影如梦如幻,我想镜池之名也许是由此而来的吧。然而,镜池的神奇还可以根据不同的角度来观赏富士山,一步一景,景随步移,时而清晰时而朦胧,时而雄伟时而妖娆。正是镜池的存在,使富士山的四季永驻忍野,从春天的樱花、夏天的鸢尾花到秋天的桂花、冬天的腊梅,镜池守候着风花雪月的季节和月落日出的交替。因此,忍野的村民将镜池视作圣地,富士山是神山,四季与神山相伴,自然是尘世间的福祉。

  菖蒲池不动声色地隐藏在忍野村的深处,颇有清逸之气与淡泊之态。池的四周遍布苍翠的菖蒲,尽管时值落雪无声时,但依然葱碧似玉,幽然如兰,不由想起古人的诗句“风断青蒲节,碧节吐寒蒲。”莳养菖蒲是文人的喜好,案头清供的佳品,可以“畅心神,怡心情,益心志。”而在民间也颇得青睐,人们将菖蒲视作神草,“不假日色,不资寸土。”

  离开忍野八海时,已是夜色弥漫之时,整个雪乡山村又飘起了纷纷扬扬的雪花,老屋旧居的窗内亮起了橘红色的灯光。此景使我想起了法国画家埃米尔·布雷东那幅著名的油画《阿图瓦的冬夜》……

  十日谈

  行走天涯

  高昌城内居有车师、回鹘、突厥、吐蕃等多个民族,明请看本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郊野大地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聚焦
   第A10版:影视/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人物
   第A12版: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金融城
   第B03版:金融城/中国商学院
   第B04版:股市大势/金融城
   第B05版:福彩专刊
   第B06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B07版:家装专版
   第B08版:基金纵横/金市汇市/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C04版:音乐时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C06版:家装专版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C08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可怜可敬的岩上松
陆与河的绝配
生物的配方
山色
上海老洋房
话说微信
书法
雪乡忍野八海行
新民晚报夜光杯A13雪乡忍野八海行 2017-02-18 2 2017年02月1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