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律师:私自粘贴属于欺诈 市民取车需留心眼
~~~律师:私自粘贴属于欺诈 市民取车需留心眼
~~~律师:私自粘贴属于欺诈 市民取车需留心眼
~~~律师:私自粘贴属于欺诈 市民取车需留心眼
     
2017年02月18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共享单车被粘假二维码
律师:私自粘贴属于欺诈 市民取车需留心眼
徐驰
  本报讯 (记者 徐驰) 近日,一张共享单车被粘上假二维码的照片在微信朋友圈里热转。有网友称一旦误扫,支付软件会被破解。对此,业内人士提醒市民,在扫码取车时务必多留个心眼,别因误扫了假二维码,而造成不必要的财产损失。

  从该照片上可以看到,这辆共享单车的后泥板处,原本有一块写有“扫码骑走”字样的正方形塑料块,内部印有方形二维码。孰料,在官方提供的二维码上方,又不知被谁粘贴了一块“新二维码”,乍一看去,令骑车人分辨不清该扫哪个才能把车骑走。

  昨天,记者走访多条共享单车集中停放的道路。看到在武胜路和威海路附近,人行道上的停车区域内,多辆共享单车被摆放整齐,时不时有骑车人打开手机,对准后泥板上的二维码“扫一扫”。在记者观察的路段内,均未发现网友照片中所示情况。不过,有个别共享单车的二维码确实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污损。

  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晓鹏律师表示,如果粘贴上的二维码会将扫码者引入第三方网站,甚至是以诈骗财产为目的“钓鱼网站”,那这种行为显然触犯了法律,构成诈骗。即便粘贴的二维码只是用做其他产品或网站的广告,也误导了骑车人,侵害了他们的权益。王晓鹏建议,共享单车运营方能将官方二维码更清晰地展现在消费者面前,在相关区域做好标示,补好“漏洞”,让骑车人“一目了然”的同时,不让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机。

  至于网友谈到一旦误扫二维码,手机内的各类支付软件均会被破解的问题,王晓鹏认为略有夸大的成分。“对于骑车人来说,同样需要留个心眼。即便误扫了二维码,也不要慌张,只要拒绝输入和透露手机号、银行卡号、身份证号和各类网银密码等个人信息,一般来说还是能避免损失的。”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郊野大地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聚焦
   第A10版:影视/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人物
   第A12版: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金融城
   第B03版:金融城/中国商学院
   第B04版:股市大势/金融城
   第B05版:福彩专刊
   第B06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B07版:家装专版
   第B08版:基金纵横/金市汇市/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C04版:音乐时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C06版:家装专版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C08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今日迎来雨水 天气乍暖还寒
厉害!“盲人”女子醉剪创奇迹
推进包容和可持续城市化
共享单车被粘假二维码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4共享单车被粘假二维码 2017-02-18 2 2017年02月1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