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该照片上可以看到,这辆共享单车的后泥板处,原本有一块写有“扫码骑走”字样的正方形塑料块,内部印有方形二维码。孰料,在官方提供的二维码上方,又不知被谁粘贴了一块“新二维码”,乍一看去,令骑车人分辨不清该扫哪个才能把车骑走。
昨天,记者走访多条共享单车集中停放的道路。看到在武胜路和威海路附近,人行道上的停车区域内,多辆共享单车被摆放整齐,时不时有骑车人打开手机,对准后泥板上的二维码“扫一扫”。在记者观察的路段内,均未发现网友照片中所示情况。不过,有个别共享单车的二维码确实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污损。
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晓鹏律师表示,如果粘贴上的二维码会将扫码者引入第三方网站,甚至是以诈骗财产为目的“钓鱼网站”,那这种行为显然触犯了法律,构成诈骗。即便粘贴的二维码只是用做其他产品或网站的广告,也误导了骑车人,侵害了他们的权益。王晓鹏建议,共享单车运营方能将官方二维码更清晰地展现在消费者面前,在相关区域做好标示,补好“漏洞”,让骑车人“一目了然”的同时,不让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机。
至于网友谈到一旦误扫二维码,手机内的各类支付软件均会被破解的问题,王晓鹏认为略有夸大的成分。“对于骑车人来说,同样需要留个心眼。即便误扫了二维码,也不要慌张,只要拒绝输入和透露手机号、银行卡号、身份证号和各类网银密码等个人信息,一般来说还是能避免损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