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3:中国新闻/长三角
     
本版列表新闻
用“另一种思路”留住中国乡愁“活态”记忆~~~
用“另一种思路”留住中国乡愁“活态”记忆~~~
用“另一种思路”留住中国乡愁“活态”记忆~~~
用“另一种思路”留住中国乡愁“活态”记忆~~~
用“另一种思路”留住中国乡愁“活态”记忆~~~
用“另一种思路”留住中国乡愁“活态”记忆~~~
用“另一种思路”留住中国乡愁“活态”记忆~~~
用“另一种思路”留住中国乡愁“活态”记忆~~~
     
2017年03月21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另一种思路”留住中国乡愁“活态”记忆
浙江小山村来了一位“洋村官”
李佳赟
  在浙江省宁海县河洪村的一个300多平方米的废弃四合院中,一位“老外”正抬头打量着老屋的一砖一瓦,蓝眼睛里光芒闪烁。

  在他的设想中,眼前这座闲置的老房可“妙笔生花”成精品“洋酒吧”:老屋的建筑外观将最大可能保留,室内则按照五星标准打造,未来这座中西合璧的酒吧不仅可作为外商聚会地,还可为小村庄招徕源源不断的客流。

  这位白皮肤、蓝眼睛、高鼻梁的“法国大叔”Emmanuel中文名叫丁一牧,他还有一个特殊身份,那就是宁海河洪村的村主任助理,也是中国首位“洋村官”。

  华尔街宠儿“下乡记”

  1963年丁一牧出生于法国,在美国获得了MBA学位后,他便进入金融业,在美国华尔街赚到了第一桶金。后来,丁一牧成了一位宁海“洋女婿”,跟着妻子回到宁海,创办了一家文具家电企业,如今来宁海已有16年。

  丁一牧与河洪村的缘分得从2016年说起。村里来了个老外,自然引起了街道书记的注意,书记便请他以宁海“洋女婿”的身份在村子里任个职,帮助将小山村的山山水水推销出去,丁一牧欣然应允。

  去年2月,这位曾经玩转华尔街、担任过数家公司总裁的“法国大叔”丁一牧受聘为宁海河洪村的村主任助理,开始为小山村带来了一次次中西合璧、新老交织的“拓荒史”。

  丁一牧非常热心村里的事业,在过去的一年里,他组织白内障公益活动,为患白内障的老人免费做手术;他帮助村民修建道路、抢修旧房子,还自掏腰包给村里建凉亭;还曾出资请全村200余位花甲老人吃饭。

  然而,这位“洋村官”带来的福利不止于此,他还为村庄发展规划带来了“另一种思路”。

  在河洪村的青山碧水间,隐藏着一座座传统老宅。在大都市满眼“水泥钢筋”结构的时代,仍然在青砖黛瓦间延续乡愁的河洪村,让每一个到访此地的人都由衷赞叹。前不久,丁一牧便借着“朋友圈”,带领12位来自美国、日本等地的外商到村里考察投资项目。

  “非常激动,这个小村太漂亮了,古老的房子,优美的山水,非常棒!”80岁的美资企业老板Henry说,如果顺利,接下来会在村中投资一个旅游项目。

  除了将藏于深闺的古村推销出去,丁一牧还借鉴自己家乡法国的做法,建议河洪村出台一条村规:对于古居,不动外墙,但可在内部套建新房或装修,以此来延续村庄的历史。

  “如果能把这些房子改造成‘洋家乐’、民宿,在保留原有建筑外观和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再进行适当改造,就能让这些老房子继续‘活下来’。”丁一牧要让村子在保护性开发中焕发生机,让乡村记忆得以保持“活态”。

  “洋村官”的中国乡愁情结

  对于中国,丁一牧有着一份独特的“乡愁”。

  从小,丁一牧便与家人生活在法国乡村一幢有着400多年历史的老房中,如今,坐在中国乡村一座老宅的条凳上,晒着太阳,他恍若回到记忆中的儿时。

  “我喜欢中国文化。”丁一牧说道,这些老屋都是祖祖辈辈留下来的家族记忆,尽管已历经沧桑,有的已破败凋敝,但老房子保留了很多细节,是活着的文化与传统,“作为村中的一员,我想要留住这些乡愁,守护这些记忆”。

  丁一牧津津有味地说起了脚下这幢房子的“前世今生”。他讲述道,就在去年7月,这座老宅还是荒草蔓生、摇摇欲坠。如今,仅仅用了两个月时间,村里就按照“修旧如旧”的方式,把旧木头一块一块按榫头拼装好,还找来老料镶嵌,还原了乡村记忆的“底片”。

  丁一牧还建议,在欧洲,“背包客文化”很流行,村中的民宿可与其他古村的民宿做好衔接,打通“全域旅游”的脉络,提升旅游便利性,让年轻背包客可更好地进行“村际旅行”。

  夕阳下,戴着墨镜的丁一牧缓缓打开铜钉木质的“中国门”,看着远处古墙民居中飘出烟火,耳边响起狗吠鸡鸣,他转身关门,静静收藏好那份乡愁。

  李佳赟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
   第A10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阅读/连载
   第A23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6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互动
   第B04版:旅游资讯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旅游资讯
   第B19版:旅游资讯
   第B20版:旅游资讯
   第B21版:旅游资讯
   第B22版:广告
浙江小山村来了一位“洋村官”
油菜花开春意浓
白茶28日正式开采
长江五桥下月动工
大丰广邀上海客看麋鹿逛花海
10万项便民服务“一网办”
江苏“河长制”再升级 五级河长体系全面推广
举办丝绸品设计赛
新民晚报中国新闻/长三角A13浙江小山村来了一位“洋村官” 2017-03-21 2 2017年03月2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