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说,这是一份保障核能应用的“安全规划”。郭承站说,我国是核能核技术利用大国,现有36台运行核电机组、20台在建核电机组,在建核电机组数量世界第一。此外,还有研究堆19座,核燃料循环设施近百座。在全国,还有包括医用、安检等核技术利用单位6.7万家,在用放射源12.7万枚,已收贮废旧放射源19.2万枚。
怎么知道这些核能都在安全平稳的使用中?规划明确提出,“十三五”时期,我国将加强辐射环境监测能力,完善国家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网,推进国控辐射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建设。郭承站表示,到“十三五”末,我国控辐射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将达到500个,国家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网覆盖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和重要边境口岸等敏感地区。此外,环保部还建立了重要核设施周边的监督性监测系统,各省也将建设省级辐射环境监测网,“形成一个严密的监控体系”。所有监测站点的数据都将在网上实时发布,“有事报事,没事报平安”。
今年春节后,关于在内陆建设核电站的话题一度引发公众关注。对此,国家能源局核电司副司长史立山表示:“应该说在适合的地区都可以建设核电站”。史立山表示,从技术上说,内陆核电并没有特殊性,以中国现在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即使发生事故也是完全可以控制的。“可以控制在反应堆内,可以控制在核电厂,这一点,我想大家可以放心”,他说。
史立山表示,对内陆核电站的建设,国家能源局及相关部门非常审慎,会充分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内陆核电站的建设,现在没有时间表。”